【186】宏村—水墨乡村

红竹

<p class="ql-block">宏村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是一座拥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南宋时期,汪氏家族在此始建村落,后依照 “牛形” 布局规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系和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南湖 明朝万历年间(1607年),因村落发展,为解决水源不足而建。 宏村的"牛肚",南湖湖面倒映着粉墙黛瓦,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之一,湖边常有学生写生。</p><p class="ql-block">“知书达礼”重教育!南湖书院 明末时期的私塾发展而来,位于南湖北岸。 由志道堂、文昌阁等建筑组成,是徽州重视教育文化的体现,历史上培养出许多名人。</p><p class="ql-block">月沼 明朝永乐年间,由风水师何可达及族人规划,引天然泉水开凿。 宏村的"牛胃"和中心,半月形的水塘,四周环绕着古民居,是村民曾经的公共生活空间。</p><p class="ql-block">承志堂 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是当地盐商汪定贵的住宅。 宏村最大的建筑群,有"民间故宫"之称。以精美绝伦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著称,展现了徽商富庶时的建筑技艺。</p><p class="ql-block">乐叙堂 明朝 位于月沼北岸,是汪氏家族的宗祠,也是宏村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其木雕艺术非常精湛。</p><p class="ql-block">水圳 明朝永乐年间,在风水师指导下修建的水利系统。 宏村的"牛肠",贯穿全村的人工水渠,实现了"家家门前有清泉",体现了古人水利规划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另外让我们从宏村建筑布局、社会观念和生活智慧几个地方进一步了解属于咱们中华民族的东西。</p><p class="ql-block">一、建筑布局与社会等级</p><p class="ql-block">宏村的建筑布局不仅遵循“牛形”风水,也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p><p class="ql-block">· 管家住边角,知简会算:管家虽然身份高于普通仆役,但仍是“下人”。他们的房间通常位于宅邸的边角或辅助位置(如靠近厨房、账房)。这种安排既方便他们处理事务、管理家务,也体现了主仆之别。所谓“知简会算”,既是对管家精打细算职责的描述,也暗指其居住条件的简朴。</p><p class="ql-block">· “丫鬟房”与“戏子房”:</p><p class="ql-block"> · 丫鬟通常住在小姐或夫人的房外(套间的外屋),或是在院落中的狭小偏房,方便随时伺候主人。</p><p class="ql-block"> · “戏子”(旧时对戏曲艺人的称呼)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被认为是不入流的“下九流”。他们的住处可能比丫鬟的更偏僻、简陋,甚至是在临时性的空间里。</p><p class="ql-block">· “宁娶丫鬟不娶戏子”: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观念。丫鬟通常是“家生”的或卖身的,身份相对“清白”,且生活在主家,受到规训。而戏子需要抛头露面、取悦观众,被认为“有伤风化”,社会声誉极差。因此,从维护家族声誉的世俗观念出发,会产生这样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二、高墙、青瓦与天窗的设计</p><p class="ql-block">“高墙青瓦没有窗户只有天窗”是徽派建筑的标志性特征,其背后有多重原因:</p><p class="ql-block">1. 防火:徽派建筑多为木结构,密集相连。高大的封火墙(也称马头墙)能在火灾发生时有效阻隔火势蔓延。</p><p class="ql-block">2. 防盗与隐私:宏村徽商居多,常出门在外,家里多数时候是老人和孩子,这样<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墙极少开窗,或只开小而高的窗,是为了防止盗贼侵入,同时也保护了宅院内部的私密性,符合儒家思想中“内外有别”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3. “肥水不流外人田”:徽商相信财气喜聚不喜散。房屋被视作“聚财”的容器,开窗少意味着财气不会外泄。雨水也会通过四面屋顶向内流入天井,称为“四水归堂”,象征着财富的聚集。</p><p class="ql-block">4. “青瓦”与天窗:青瓦,是徽州地区常见的建筑材料,颜色素雅,与白墙相映,形成水墨画般的意境。天窗实际上指的是天井。整个住宅围绕天井布局,天井承担了采光、通风、排水和承接雨露的全部功能。它是家庭的“呼吸中枢”,也是人与天地自然沟通的窗口。</p><p class="ql-block">三、门槛与屏风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门槛高代表身份:门槛在传统建筑中具有阻挡内外、藏风聚气的风水作用。通常,门槛越高,象征这户人家的地位越显赫、财富越雄厚。高门槛也提醒进出的人举止庄重,需“拾足而过”,体现了家族的威严。</p><p class="ql-block">· 大门与屏风错位(设置影壁):这主要是出于风水考虑,称为“曲则有情”。无论是独立的影壁墙,还是与大门错开的屏风,其核心作用都是:</p><p class="ql-block"> · 避免“穿堂煞”:防止气流和视线从大门直冲后门或厅堂,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 藏风聚气,财不外流:曲折的路线使得气流在宅内回旋,减缓流速,象征着留住财气和福气。</p><p class="ql-block">四、水系设计与游览智慧</p><p class="ql-block">· 科学的水系设计:宏村的“牛肠”——水圳,利用村子南高北低的自然坡度,让活水从上游(南湖)由高到低自然流淌,贯穿全村,保证了每户人家都能用上清澈的活水。</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用水公约”:您提到的分时用水是古代非常先进和科学的公共卫生管理智慧。上午水流清澈,优先用于饮用、洗菜做饭;下午水已被使用过,则用于洗衣、冲刷。这有效保障了村民的饮水卫生,体现了古人自治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顺水而游不迷路: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游览技巧。宏村小巷纵横,确实如迷宫。记住一个简单的法则:逆水进村,顺水出村。</p><p class="ql-block"> · 进入村子时:逆着水流(水渠中水的流向)的方向走,可以从村口一直深入到中心(月沼)。</p><p class="ql-block"> · 想要离开村子时:顺着水流的方向走,最终就会被引导至南湖,从而找到出口。</p><p class="ql-block">这些细节让宏村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成为了一本活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社会和生活的教科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