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筑牢小学语文教学根基,破解启蒙阶段“识字易忘、表达薄弱”的核心痛点,流峪镇中心校在10月14日的教研活动中,以一二年级为核心开展专题集体备课,通过“课堂示范引路、单元分析破题、年级研讨定策”三阶推进,形成可落地、可复制的教学方案。</p> 课堂示范:立教学范例 <p class="ql-block"> 活动首日以一二年级为核心,围绕“低段知识巩固与兴趣培养”展开,通过课堂示范与即时研讨,破解启蒙阶段教学难题。</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课堂示范:沈阳老师执教拼音课《gkh》,紧扣单元“语言启蒙”目标,以“情境图找拼音宝宝”导入,用“手感气流、喉咙震动”等多感官体验区分发音,结合动画与一对一指导规范书写,最后以“拼音开火车”游戏巩固,全程穿插鼓励,让抽象拼音学习更具象。</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课堂示范:孙培培老师执教《黄山奇石》,立足单元“感受自然奇妙”主线,用近义词对比、生活举例帮学生理解“中外闻名”等词,借助奇石图片、云海视频调动多感官感知“奇”,朗读中渗透标点停顿意识,为后续学习铺垫。</p> 单元分析:明备课方向 <p class="ql-block"> 课后,邱华青老师围绕二年级第二单元“家乡”主题展开单元整体分析:从课标要求出发,明确需达成“感受家乡自然与人文之美,积累描写家乡的词句”目标;结合教参梳理单元核心——以《黄山奇石》《日月潭》等课文为载体,串联“感知景物特点—体会喜爱之情—学会表达家乡美”的学习主线;同时点明单元重难点,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描写家乡的段落”,难点是“结合文本与生活,用简单语言介绍家乡”,并建议通过“单元课文对比阅读”“家乡好物分享”活动突破难点。</p> 年级研讨:定解决策略 <p class="ql-block"> 低段分年级研讨:在课堂示范与单元分析基础上,一二年级分别在年级组长带领下,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深度研讨:</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组:针对“学生识字后‘前边学了后边忘’”问题,确定三项可落地策略:一是设计“每日3分钟识字转盘”,转盘分区标注近一周所学生字,晨读时让学生随机转动认读,强化高频复现;二是打造“教室识字角”,在门窗、图书角等区域贴生字标签,如“门”“书”“绿植”,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自然复习;三是布置“亲子识字小游戏”,家长用生字卡片与孩子玩“组词接龙”,如“花—花朵—花园”,通过“认读+运用”双重巩固,减少遗忘。</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组: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在写话中使用积累的好词,避免语言单调”达成共识:一是要求学生准备“好词积累本”,分类记录课文中的词句,如“描写风景:奇形怪状、风景如画”“描写心情:开心、兴奋”;二是课堂上开展“词句替换练”,以“天空很蓝”为例,引导学生换成“天空像一块湛蓝的宝石”,教学生用积累的好词优化表达;三是写话评价时侧重“好词运用”,对使用积累词语的学生标注“好词小能手”,并在班级展示优秀片段,激发运用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此次一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以课堂示范明路径、单元分析定方向、研讨策略破痛点,形成识字复现、词句运用等可落地方法,切实为启蒙阶段教学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筑牢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