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一代美国人的60年代-转折之年

土澳演播室

<p class="ql-block">如果说60年代是塑造新一代的十年,1968年则毫无疑问是最具激情的一年,也是新一代成型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反战从情绪到形式双双达到顶峰;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非暴力民权运动也随着他的被暗杀转向了暴乱和准革命;学生运动风火燎原,从美国烧向国际;政坛的建制派与改革派开始分裂,让本已充满魔力的1968年更是风云变色,成为美国现代史中最重要的一年。</p> 肯尼迪之死 <p class="ql-block">1968年的春末夏初,民主党的党内初选进入到如火如荼的阶段,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参议员尤金·麦卡锡提出的改造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和征兵办的主张,让他收到了大学生们前所未有过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尽管大学生们对民主党的另一位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不信任,认为他是个机会主义者,但肯尼迪是一位更具魅力的竞争者,他的支持者不仅有学生,而且有蓝领工人,少数族裔,女性和贫困阶层。肯尼迪自己也从一个越战的支持者转向呼吁和平,成功地转型成为受剥削族群的代言者。</p> <p class="ql-block">加州初选最后成为了肯尼迪和麦卡锡,这两个反建制派之间的对决,两位候选人都主张在制度内进行变革。但肯尼迪最终以减少社会分裂,致力消除贫困,强调种族平等,以及呼吁越南撤军的进步主义主张,取得了初选的胜利。 </p> <p class="ql-block">6月4日的午夜过后,洛杉矶大使酒店的舞厅里挤满了热情洋溢的支持者,渴望改革和停战的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可能赢得大选的候选人。</p> <p class="ql-block">激情演讲过后的肯尼迪转身穿过储藏室区域,走向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随着身后传来的一声枪响,肯尼迪倒在了血泊之中,重复了四年半前他的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当肯尼迪的遗体被火车运往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时,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地站在铁道的两侧,在沉默中为他送行。</p> <p class="ql-block">许多肯尼迪的追随者心痛惋惜,在他们看来一个本可以成就伟大事业的时代,随着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去世而结束,美国注定要在一段时间里因受到打击而陷入脆弱。</p> 芝加哥暴乱 <p class="ql-block">民主党的波动随着肯尼迪的被暗杀进一步走向失控。反战运动的领导人戴维·德林格、阿比·霍夫曼和汤姆·海登下定决心要在芝加哥的民主党大会上发起抗议,国家电视台纪录了下了制度崩溃的惨烈一幕。</p> <p class="ql-block">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誓言他绝不会允许这种混乱在自己的城市发生,他拒绝了抗议者游行集会的许可申请。</p> <p class="ql-block">8月28日是一个星期三,在戴利的命令下,12,000名警察,6,000名伊利诺伊州国民警卫队,另外6,000名陆军士兵,将整个芝加哥城武装到了牙齿。而示威者的人群从未超过10,000人,在数量上远不及警察和士兵。</p> <p class="ql-block">和平集会从格兰特公园的贝壳形露天舞台开始,反战组织者们计划到民主党大会的会场去抗议。当一名年轻的抗议者爬上旗杆并撤下美国国旗的时后,警察冲了上来。</p> <p class="ql-block">愤怒而沮丧的示威者设法在候选人总部所在的希尔顿酒店前重新集会。在电视灯光和摄像机的眩光下,警察发动了袭击。他们无差别地殴打抗议者、记者和旁观者。在这场被不断重播的血腥画面中,康涅狄格州参议员亚伯拉罕·鲁比科夫谴责了市长戴利的警察暴力,在后来的政府官方调查报告里,也将这场惨剧定义为警察暴乱。</p> <p class="ql-block">那天下午,民主党人投票否决了麦卡锡和肯尼迪和平纲领。 当晚,休伯特·汉弗莱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民主党的党内提名。不过这个提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会场外的流血已经提前宣布了民主党在未来大选中的失败。</p> <p class="ql-block">举办在迈阿密的共和党大会与民主党的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动荡,一切在团结的气氛中进行。尼克松和他的竞选伙伴斯皮罗·阿格尼呼吁为那些“被遗忘的美国人”重建稳定的法律与秩序。他以民主党内部分裂为契机,打出了极为有效的竞选策略,不断强调“如果民主党无力团结自己的政党,他们又如何能团结整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也许根本没有哪个政党可以团结1968年的美国。</p> 布拉格之春 <p class="ql-block">就在戴利市长召集军队进入芝加哥的前几天,苏联坦克入侵了布拉格,这让戴利的做法就像和平使者一般。大多数反战的美国人,同情那些反对共产主义和拥有自由思想的捷克学生。</p> <p class="ql-block">然而,美国自己正在越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根本没有精力采取任何行动去阻止苏联对捷克的入侵。捷克人除了自己的大声疾呼以外,几乎没有任何自卫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揭开社会主义面纱的革命,也是被苏联军队无情践踏了的革命。捷克人渴望一个尊重个人自由的,“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而这恰恰是苏联所不能容忍的。</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之春在冷酷与血腥中坚持了8个月,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它还是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世界,也宣告了苏联帝国末日的开始。20年后,天鹅绒革命以和平演变的方式结束了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统治。当年布拉格之春的老兵,剧作家武克洛夫·霍维尔,成为这个新生的民主国家的总统。</p> 特拉特洛尔科屠杀 <p class="ql-block">还是在1968年,继巴黎、芝加哥、布拉格抗争之后,墨西哥城的特拉特洛尔科广场成为了全球最血腥的对抗现场。学生们蕴酿了一整个夏天,组织各种游行示威活动,挑战墨西哥的这个自称民主的专制政府。</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晚,学生们挤满了广场,周围是手握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士兵们。突然,一架盘旋在广场上空的直升飞机,毫无预警地对着人群开了火。</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称为“悲伤之夜”的大屠杀是1968年最严重的一次灾难,然而世界对此却几乎一无所知,墨西哥政府严密地掩盖着这场屠杀的真相,直到多年后才被正式调查和公开承认。这是一个政党统治失去了任何合法性的夜晚,是墨西哥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这场500多名年轻男女死亡的可怕事件,为一个全新的墨西哥播下了种子,在20世纪90年代,民主之花终于开放了,虽然经过了近二十年,但如果没有1968年的事件,它也许还要等待更久。</p> <p class="ql-block">惨案发生在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之前。世人虽然鲜有听说过这场大屠杀,但几乎没有人会错过美国短跑运动员汤米·史密斯和约翰·卡洛斯在奥运会上领奖台上举起的拳头。他们在为全世界的黑人权利做抗争。</p> <p class="ql-block">史密斯和卡洛斯被剥夺了奖牌并被驱逐出奥运会,但他们象征着黑人力量的敬礼,成为了那年最具挑衅性和持久性的形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敬请期待下一篇:风云变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劳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4月 BRIBIE ISLA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