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19点乘坐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的航班,由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起飞,于当地时间晚上19点降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两地有一个小时的时差。 和夜间所有的大城市一样,飞机到达塔什干上空时,首先俯瞰到的是一片灯火辉煌, 当地导游接到我们后,先带我们去用晚餐。<div><br></div><div>我们大巴车前面的是一台“红旗”SUV,挺耀眼的。</div> 晚餐是当地的特色餐。餐厅内还有歌舞表演,几位美女团友也下场与当地的美女们共舞了起来。没想到,在伊斯兰国家还能有这等节目,嗨皮了。 虽然已经快21点了,但烤肉的最佳搭配,一定是非啤酒莫属了。 出行前了解到,中亚的这几个国家,基本上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所以感觉这一路不易喝到酒精性饮料了。到了这里之后,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很开放的了,基本上可以保证“酒精自由”,还可以对酒当歌,跳舞蹦迪,太给力了!而且,这边的扎啤,味道和口感都很不错,价格也不贵,比起国内的工业“啤水”,真的是甩出好几个街区了。点赞了!<div><br></div><div>干杯,一路开心快乐!</div> 餐后,入住酒店,休息了。 <b>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b>(乌兹别克语:Oʻzbekiston Respublikasi,英语:Republic of Uzbekistan),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处于中亚的腹地,又称为<b>石头城</b> ,为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人口3540万(截至2022年4月),国土面积44.89万平方公里,首都塔什干。<br>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9至11世纪,以突厥人、东伊朗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乌兹别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国,伽色尼王朝等。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中叶,突厥人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19世纪60至7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br>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br>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由130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br>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经济实力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br><br><div><b>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b><div>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br>两大特点是:一是取暖的坑炉特别,有叫火塘,即在屋中央挖一大坑,里面放炉生火,又做饭,又取暖。取暖不是一般取暖,而且坑沿上搭上木板,人可以睡在木板上,像是木头的炕一样,十分别致。另一个特点:孩子多,每家多到几十个,少则几个。由于没有生育限制政策,人们的观念是多子多福。所以家家放开生育,孩子都很多,所以乌兹别克斯坦是<b>世界上年轻人占比例很高的国家</b>。<br></div></div> <b>塔什干</b>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和塔什干州首府,也是<b>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b>。塔什干位于乌东北部,地处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绿洲的中心,海拔440~480米。市区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是<b>中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b>。塔什干是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按城市规模来说,是独联体内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辅的第四大城市。<br><br>塔什干科教文化设施齐全,有15所高等院校,最著名的是建于1920年的塔什干国立大学。有一个科学院,多个剧院和博物馆。<br>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意为“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纪就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枢纽,我国古代的法显、玄奘,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特别是张骞,史书记载,张骞在此娶妻生子,张骞回汉后,妻儿被匈奴掳走,张骞派人营救,但没找到。<br>塔什干有新、旧城之分,清真寺、陵墓等古迹大都集中在旧城。1966年4月26日清晨的一次强烈地震几乎将全城变为废墟,造成30万人无家可归。震后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重建,苏联举全国之力在三年时间内重建了这座城市。并在市内广场上矗立起一座特殊的纪念碑,以使人们永远铭记住这场重大的自然灾难。纪念碑是一块巨大方石,一面有裂缝,另一面刻有一钟面,指针指在5时24分,即地震突发的时刻。<br>塔什干是中亚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有数条重要的铁路由此经过。在公路交通方面地位亦十分重要,而且与各重要城市有航空来往。<div><br></div><div>在这里,苏联元素无处不在,其中最有趣的便是塔什干地铁(1元钱随便坐)。每一站均有艺术创作。加加林、奥运会等不同主题,记录着属于塔什干的苏联记忆。<br></div> 9月21日,晴<div><br></div><div>今天是行程的第七天。</div><div><br></div><div>今天的内容是游览塔什干, 然后过境到塔吉克斯坦,目的地是塔国的历史名城——苦盏,全程约230公里,计划行车约4.5小时。</div> 路途经过<b>塔什干电视塔</b>,塔什干电视塔是中亚地区最高的建筑,高达 375 米,电视塔从1978年开始建造,建造时间超过6年,于1985年1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有电梯可以上去,上面有餐厅还有展览馆,在上面可以浏览塔什干市的全景。<div><br></div><div>还有一种说法:塔什干电视塔是中亚第二高建筑物(第一高建筑居然是个 420 米高的烟囱)。</div> 来到<b>首都白色清真寺</b>(Minor Mosque)游览,<div>白色清真寺位于运河岸边、帖木儿广场公园以北,是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推动宗教文化复兴的重要项目,由国家预算与穆斯林委员会共同资助。该寺始建于2013年夏天,2014年10月1日正式开放,是塔什干最大也是最新的清真寺,目前寺内能容纳超过2400人 。</div> 白色清真寺是现代与古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清真寺。它与旧式砖造清真寺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白色大理石作装饰,使得清真寺在晴朗的天空下非常耀眼夺目,与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美轮美奂 。其绿松石圆顶似乎随着耀眼的光芒而在天空中消失一般。 白色清真寺分为带廊的开放式前部和带有镀金米哈拉布的圆形大厅。 寺内装饰豪华,有镀金的圆形大厅,墙壁和柱子都散发着柔和而耀眼的光芒,墙壁上刻满了精美的花纹和文字,保留了清真寺的庄严与神圣 。 墙上的半圆形壁龛上装饰着古兰经的著作。 米哈拉布(mihrab,清真寺中指示麦加方向的壁龛)。 外面的庭院也别具一格,庭院走廊的木雕花纹立柱,展现出传统工艺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 每天要做五次祷告。 清真寺的宣礼塔响起了唤礼声。曾经一度被禁止的唤礼,如今也得到了解禁。古丝绸之路的终止、苏联的解体、让乌兹别克斯坦两度失落,现今乌兹别克人在努力地寻找或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 这里是<b>塔什干纪念广场</b>(Memory Square),位于独立广场的北边,建于1975年,是为纪念在二战中的乌国烈士。<div><br></div><div>1999 年 3 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发布命令,将每年 5 月 9 日 ( 原胜利日 ) 改为纪念和荣誉日。据此,塔什干市中心的原无名烈士广场被改为<b>纪念广场</b>,并在其上修建了<b>哀伤母亲纪念碑 </b>(1999 年 5 月 9 日揭幕 ),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和为乌兹别克斯坦自由与独立献身的人们。</div> 1941年苏德开战时,乌兹别克人口约650万人,其中143.3万人奔赴了战场,16-60岁的男性都要上战场,占青壮年劳力的40%—42%,编有15个步兵、骑兵师/旅,他们中有40多万人再也没有回来(阵亡和失踪)、6万余人在战争中留下残疾。20万乌兹别克军人获得了各种军事勋章、奖章,301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面向西面坐着的是位<b>悲伤的母亲</b>,面对着长明火(中亚地区的第一座),表达出对孩子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控诉。<div><br></div><div><b>悲伤的母亲纪念碑</b>两边分别用俄语和乌兹别克语写道“你永远在我们心中”。</div> 母亲前方的两侧,各有一条具有中亚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工艺的木雕柱长廊。 里面有一排壁龛,壁龛上方的文字标注,是按乌国12个州排列的。每个壁龛里竖着存放着一本由铜板制成、可以翻动的烈士名录,刻写着烈士的名字、出生年份、牺牲年份等。 离开了纪念广场,我们跟着导游穿过公园,步行来到<b>塔什干独立广场</b>。 独立广场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广场,建于1992年,占地12公顷,是首都的主广场。这里在苏联时期作为军事阅兵之地,1991年独立后重建,成为国家独立与诞生的象征。<br><br>每逢独立日,广场上有阅兵仪式。 独立广场上的重要建筑是“<b>自由之门</b>”,由一组白色廊柱组成,正上方是一对展翅腾飞的白鹳,象征着自由。广场上还有一些喷泉,周边分布着一些重要的国家机构与建筑。 <b>独立纪念碑</b>,建于1992年,由一个刻有乌兹别克斯坦版图的铜制地球、方尖碑和“欢乐母亲”雕像组成。红色的大理石基座上是一个慈爱的母亲怀抱婴儿,快乐地迎接新的生命,象征着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与诞生。<div><br></div><div>但不知为什么,一道铁栅栏门将我们隔住了,不能入内,只能远远的将镜头拉近拍照,所以照片不太清晰。</div> 广场西侧的白色建筑是<b>参议院大楼</b>。<br> <b>宇航员纪念广场</b>位于塔什干市中心。 <b>宇航员纪念碑</b>建于1984年,以纪念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著名学者,科学家和宇航员。纪念碑采用太空旅行的主题装饰,以表彰人类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成就。 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学者,科学家和宇航员很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的非常出色。 <b>Vladimir Dzhanibekov</b>,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苏联宇航员,出生于塔什干地区的Bostanlik区。这座纪念碑是在他第二次飞入太空之后建造的,他曾两次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宇航员雕像矗立在一个地铁入口附近。塔什干的地铁据说很苏联,很有艺术性,自由行的驴友们都将塔什干地铁作为必游景点之一。我们的行程不含参观地铁的内容,很遗憾了! 参观<b>国立帖木儿博物馆</b>(Amir Temur Museum),风格独特的埃米尔•帖木儿博物馆建于2006年,该博物馆位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内,是塔什干市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帖木儿曾经是让乌兹别克斯坦走向辉煌的国王,博物馆收藏了3000多件诉说着塔什干悠久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阿米尔·帖木儿的肖像画、战袍、武器和装备、以及其他与他相关的历史文物。但文物质量不高,大多数都是复制品。(馆内不让拍照,拍照要收取“拍照税”。第一次知道有这个税种,涨姿势了!我想,一般不让拍照的博物馆,可能存在有争议的问题吧)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庆祝帖木儿诞辰660周年。同年12月26日,卡里莫夫总统宣布1996年为帖木儿年。1996年3月14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通过决议,建立国立帖木儿家族史博物馆。同年10月18日,帖木儿家族史博物馆正式开馆。 华丽的博物馆彰显了东方建筑的典雅风格:整座建筑呈圆形,上方是巨大的蓝色穹顶,外围用漂亮的圆柱做装饰,犹如屋顶的支撑,窗户则采用拱形壁龛的形式呈现。<br> <br> 博物馆的外墙独具特色,四周均建有喷泉;内部大厅由恢弘的壁画装饰,华丽生动,非常吸引人。 博物馆由三层楼组成,入口位于地下室。一楼中央大厅环绕着巨大的历史壁画,装饰华丽。博物馆内有一盏大吊灯,配以伊斯兰经典的花纹图案,华美无比。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帖木儿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帖木儿时期的军事、文化和艺术成就,还反映了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此外,博物馆内还收藏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及其他国家的文物,展示了帖木儿时期的繁荣景象。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帖木儿帝国的辉煌历史,感受中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文化。 骁勇善战的帖木儿,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他先攻打邻居伊儿汗国,占领伊朗,阿富汗。再出兵花剌子模,攻克原金帐汗国不少领地。又深入高加索,再攻打印度,击败如日中天扩张中的奥斯曼土耳其,侵略的脚步直达爱琴海。继成吉斯汗之后,建立了一个以首都萨马尔罕为中心的帝国,从中亚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领土远达波斯、北印度及俄罗斯,而通往萨马尔罕的路,被誉为一条黄金之路。他一生征战40余年,从无败绩,天下无敌。甚至在500百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对他不敬,因为他的墓碑上刻着“吾复生之时,世界将胆战心惊”(“我若活着,必令世界颤抖”)。 大理石台上的古兰经,是公元七世纪伊斯兰历史上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标准化古兰经的副本。 该博物馆有两大看点,其一是流光溢彩的圆形大厅。 其二则是全国七大古迹的精微模型,从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到沙赫静达陵墓群的微缩模型。 有些文物是里面一些异域风格的青花瓷和带有中国白描画手法的画作,这是察合台汗国到帖木儿王朝中亚和中国文化交流的见证。<br> 前往打卡网红<b>全球最大-亚洲抓饭中心</b>。 抓饭中心位于塔什干电视塔附近,被人们誉为“ 中亚第一”,中亚抓饭中心有<b>七口大锅</b>,中间最大的锅重2800公斤能做3吨抓饭。关于抓饭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抓饭以中亚为中心向东传入到了中国,向西在土耳其地区传播,并通过古丝绸之路进入欧洲。如今,抓饭已经成为了世界美食。 <div><b>抓饭</b>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饭,也是本地人民招待贵宾的特色饭。抓饭在当地是孩子出生,婚丧嫁娶,老人大寿才会吃抓饭,是当地待客最高礼节了。</div><div><br></div><b>抓饭一共有三种</b>:宫殿抓饭,婚礼抓饭和茶馆抓饭。婚礼比茶馆抓饭多了鹰嘴豆和葡萄干,专门做抓饭的师傅被叫做<b>奥十帕</b>,而且每一口锅都有专门的奥十帕负责,每个奥十帕对抓饭调料肉和米的配比都有自己的风格!“奥十帕”的称谓是必须要有二十到三十年烹饪经验并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可以获得的尊称,很多祖传的“奥十帕”都是有家族抓饭秘方。食材配比和适时的翻炒但凡有一点差错抓饭的口感都会有影响。<br> 来到了塔什干的亚洲抓饭中心,才知道原来抓饭的口味有这么多。价格不同,抓饭配料也不同,除了肉和胡萝卜几乎每盘都有,还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加入鸽子、鹌鹑蛋等其他配料。 除了抓饭,还有烤肉、烤包子......等美食。 馕坑。 Besh Qozon才是这个餐厅真正的名字!Besh Qozon,乌兹别克语直译为“<b>五口大锅</b>”。这个最著名的抓饭中心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当时它开在老城区的一个庭院里,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很快老庭院,就无法容纳慕名前来的游客,后来便出现了这座两层楼的抓饭中心! 如果是服务员上桌点餐的要加收12%的服务费,自己到窗口点餐就没有服务费。 做抓饭的七种原料:胡萝卜、洋葱、牛羊肉、油、盐、水和大米,波斯语把这七种东西的名称的首字母连在一起就是Palov Osh——“<b>抓饭</b>”。在 中亚 (包括新疆)抓饭的口味可能有所区别,但七种原料一般不变。 我们享用了抓饭,应该是婚礼抓饭,因为有鹰嘴豆和葡萄干。 午餐后赴乌塔边境口岸,过境到塔吉克斯坦。 <div>步行穿过两国海关用了半个多小时,当时地面的温度是36度,出入境的通道地面坑坑洼洼,出境前和入境后的两端缓冲区有点长,两国各有电瓶车为游客拉行李,每位每段须付费1美元。</div><div>想起在国内自驾游时,每每看到我国的关口口岸(国人称之为“国门”),雄伟壮观,庄严敬畏,真的很令人为之自豪啊!!!</div> 完成出入境程序后,换乘塔吉克斯的大巴车,赴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苦盏(Khujand)。<br> 从塔什干到苦盏只有160公里,也很方便,但从旅游角度看其实从比什凯克沿费尔干纳河谷更好,那样会经过好几个历史名城,但由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边境争端其实这二个国家陆路口岸是关闭的,只有从乌兹别克斯坦经转了。 待续。<br><br><br><br>更多的内容<br><br>请关注我的美篇号:610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