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9月3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点:华夏民俗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物:海棠、静默</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天色有些阴沉,云层低低地压着树梢,可这并不影响我们出发的心情。一进华夏民俗村,迎面就是一棵老树,枝干粗壮,藤蔓如织,缠绕着岁月的痕迹。海棠撑着伞,却把粉色风车举得高高的,笑得像个不肯长大的孩子。风一吹,风车转了起来,她也跟着转了个圈,米色的针织帽边轻轻晃动。落叶在脚边打着旋,红得像秋天写给大地的情书。她说:“你看,雨天的民俗村,才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条石板小径旁停下脚步,两旁的藤蔓爬满了石墙,红叶层层叠叠,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静默站在一旁,穿着黑白条纹毛衣,手里捧着一朵刚摘的野花,不说话,只是笑。海棠凑过去,两人肩并肩站在墙前,背景是斑驳的石墙与秋意浓烈的藤蔓。那一刻,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只为了记住这安静又生动的一瞬。</p> <p class="ql-block">阳光偶尔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石阶上,泛出湿润的光。一位游人站在阶上,穿着条纹毛衣,棕色长裙随风轻摆,右手比着“V”字,笑容灿烂。那画面让人忍不住也想跟着笑起来。民俗村的秋,不只属于我们,也属于每一个愿意走进它的人。石墙、藤蔓、落叶,还有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欢喜,都是这个季节最真实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处弯,眼前出现一座由老树干支撑的凉亭,木结构粗犷而自然,屋顶覆着绿叶与零星的红花,像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一样。有人站在亭下,双手张开,仿佛在拥抱整个秋天。亭子四周藤蔓缠绕,石阶蜿蜒,远处传来隐约的民乐声,不知是录音还是真有人在演奏。这地方,连风都带着故事。</p> <p class="ql-block">海棠又跑到了另一处石阶前,钩针外套在灰蓝天色下显得格外温柔。她举着风车,站在红叶纷飞的树下,回头喊我:“快点!这片叶子红得刚好!”她的声音惊起几片落叶,悠悠地飘向地面。我走过去,踩在厚厚的叶层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秋天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晴天终于破云而出。阳光洒在石墙上,藤蔓的绿与红更加鲜明,石板路泛着微光。海棠戴着同色系的帽子,站在石阶上微笑,像一幅被精心装裱的秋日画作。她肩上的粉色手提包上印着“LA FESTIN”的字样,像是从某个遥远的市集带回的纪念,又像是她给这趟旅程悄悄加上的注解——生活,本就是一场欢宴。</p> <p class="ql-block">一面老石墙静静立在那里,藤蔓如血脉般攀爬其上,红与绿交织,生机勃勃。墙身粗糙,刻着风雨的痕迹,却一点也不显颓败。它不说话,却让人想起许多老村子的墙,也曾这样默默守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在这里,墙不是隔阂,而是记忆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一座木质亭子,结构古朴,柱子是真正的树干,手扶上去,能感受到木纹的温度。海棠靠在柱边,白色镂空外套像被阳光镀了层银边。她说:“这亭子,像是从童话里搬出来的。”我点头,这里的一切都带着手工的痕迹——不完美,却真实。藤蔓、石阶、落叶,还有那缕穿过树叶的光,都在诉说着“慢”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凉亭深处,有人手捧粉色小花,站在树干之间,笑得宁静。彩色石砖铺地,绿植环绕,红叶点缀其间,像一幅未完成的油画。这地方不刻意美,却处处是美。民俗村的精髓,或许就在于这种“不修边幅”的精致——人工与自然的默契共生。</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游人站在亭旁,米色针织开衫配黑内搭,手里握着一朵红玫瑰,帽子下眼神温柔。她不拍照,只是站着,仿佛在等什么人,又仿佛什么都不等。秋天的风穿过亭子,吹动她的衣角,也吹动我的心。这样的场景,不适合喧哗,只适合静静看着,然后悄悄记下。</p> <p class="ql-block">一对姐妹模样的人站在凉亭下合影,一个穿白色钩针外套,一个穿条纹毛衣配粉色裙,手里的红玫瑰像一团跳动的火。她们靠在柱子上,笑得毫无保留。背景的藤蔓与红叶,仿佛也为这份亲密添了色彩。在民俗村,人与人的距离似乎也变得柔软了。</p> <p class="ql-block">村口那棵大树下,树皮皲裂如古书封面,枝干伸展如守护者的手臂。两位游人站在这里,一个穿蕾丝外套,正挥手打招呼;另一个手握红玫瑰,笑意盈盈。她们不像是游客,倒像是这村子多年的老友,回来赴一场秋日的约。</p> <p class="ql-block">石阶上,有人提着印有“Yakult”的袋子,笑着挥手。那袋子俗气又可爱,像是从便利店刚走出来,却毫无违和地融入了这片古意。民俗村的魅力,大概就在于它不排斥现代——你可以穿汉服,也可以拎着酸奶袋子,它都笑着接纳。</p> <p class="ql-block">我们最后坐在石阶上休息。海棠摘下帽子,放在膝上,手里还攥着那个“LA FESTIN”的粉色包。她望着远处的红叶树,忽然说:“下次还来吧,春天的时候,看花开。”我点头,没说话。风穿过树林,带来远处孩童的笑声和隐约的笛声。这一刻,我们不是过客,是这村子秋天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她重新戴上帽子,站起身,顺手摘了片红叶夹进包里。我们沿着石板路往回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华夏民俗村的秋,不止有风车、藤蔓和落叶,更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一场雨后的坚持,一次不经意的合影,一句“风雨无阻”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回望一眼,那座凉亭静静立在暮色里,藤蔓依旧缠绕,石阶依旧蜿蜒。而我们知道,有些日子,注定会因为一次出发,而被长久记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