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棉袄

童真

<p class="ql-block">1986年的冬天格外冷,我那时三十五岁,刚当老师没几年。班上有个学生叫郭宇,他母亲主动提出要给我做件棉袄。我推辞不过,她便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那不是普通的棉衣,里子是用旧布拼的,外头罩着深紫色的布面,针脚细密,边角熨得平整。她没收一分钱,只说:“老师辛苦,穿暖和点。”这件棉袄,不只是御寒的衣裳,更裹着一位母亲对老师的敬意,和那个年代特有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我一值珍藏几十年,每年都拿出看看,仿佛回到当年!</p> <p class="ql-block">穿上那件棉袄时,我站在镜子前愣了许久。剪裁得体,颜色沉稳,竟让我在同事中显得格外精神。上班时穿它,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下了班,便小心地脱下收好,换回旧衣。那几年,我最体面的行头就是这件棉袄。它不贵重,却让我觉得被尊重、被惦记。每次穿上,都像有人在背后轻轻说一句:“你值得。”</p> <p class="ql-block">如今想来,八十年代的日子确实清苦。郭宇母亲用旧衣拼里子,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实在没有多余的布料。可她愣是把补丁缝得看不出痕迹,千针万线,全是心意。她不是为了讨好老师,而是想让孩子知道:我们虽穷,但心意不能轻。那件棉袄里,藏着一个普通妇女的尊严与温柔。</p> <p class="ql-block">我始终记得小学启蒙的分量。一个孩子最初的敬畏与信任,往往来自老师的一言一行。而这件棉袄,像是一份无声的托付——家长把最柔软的心意交到了我手上,我也该把最真诚的教育还给他们。</p> <p class="ql-block">后来听说郭宇母亲的日子并不顺。丈夫常年在外,有了外遇,她性子要强,受不得这委屈,渐渐神情恍惚,话也少了。我曾去家访,见她坐在院里缝衣服,手还在动,眼神却空了。那么干净利落的人,那么心灵手巧的手艺,竟被生活磨成了这样。我心疼,却也无力。那个年代,女人离了婚姻,仿佛就断了生路。</p> <p class="ql-block">可现在想想,她其实有出路的。她有手艺,能挣钱,儿子也争气。若能狠下心离开那个男人,未必不能活出另一番光景。兴许还能遇见懂得珍惜她的人。我常想,她后来过得好吗?身体还硬朗吗?晚年有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安宁?这些话没人能答,只能默默祝她余生安稳。</p> <p class="ql-block">人活一世,哪有不遗憾的?只要活得够久,总有些事放不下、想不通。生老病死,爱恨离别,谁也逃不过。可红尘炼心,俗世磨人,真正的智慧不是逃避,而是接受。接受命运的不公,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泰然处之,不是认命,而是懂得在风雨中站稳脚跟。</p> <p class="ql-block">那件棉袄我至今留着。后来拆了棉里子,只留下外罩,每年秋天还要穿上几天。布料早已不新,领口也有些发白,可一披上身,仿佛又回到了三十五岁——那个意气风发、满怀热忱的年纪。它不再保暖,却依然能暖人心。每次穿它,都像在和过去的自己重逢。</p> <p class="ql-block">人到七旬,最念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那些带着温度的旧时光。一件棉袄,一个人,一段往事,拼成了我记忆里最柔软的角落。它们不耀眼,却真实;不完美,却珍贵。四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个冬天,一位母亲低着头缝衣的样子——灯光下,针线穿梭,像在织一场无声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做人要知恩,感恩,接受爱,奉献爱,传递爱心,送菜,心田播下爱的良种,收获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人到老年常怀旧,爱回忆年轻趣事,这是返老还童的即向。心态好!有精力!追塑往事。</p> <p class="ql-block">1.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p><p class="ql-block">2.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p><p class="ql-block">3.人生本是空,活好当下才是真。</p><p class="ql-block">4.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p><p class="ql-block">5.好人品才是一辈子的靠山。</p><p class="ql-block">6.智者寡言,遇事不争。</p><p class="ql-block">7.缘来不拒,缘去不留,感恩遇见。</p><p class="ql-block">8.知足常乐更要守住赚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最好的放生是放过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一个智慧的女人!</p><p class="ql-block">感恩尚老师分享,受教了![爱心][爱心][爱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