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秋日游D五天——游鹅泉,旧州古镇

吕邦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4日上午,阳光明媚,我们从靖西的住宿酒店出发,前往风景如画的鹅泉。一路上,大巴车在青山绿水间穿梭,窗外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抵达鹅泉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景区,仿佛踏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仙境。只见一泓清澈的泉水从山间涌出,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青山绿树,美得令人窒息。我们在泉边漫步,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大家都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告别鹅泉的碧波与古桥,我们登上大巴,向旧州古城进发。车内却像提前预热——有人翻相机回味鹅泉的倒影,有人低声交谈,猜测古城的模样。当大巴拐过最后一道弯,旧州古城的城门像一幅老照片,忽然定格在车窗里:灰青砖墙带着雨痕,门洞上方“旧州”二字斑驳却倔强,像一位守门人,不说话,却让你瞬间安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过门槛,时间被调成了0.5 倍速。青石板在脚下发出湿糯的光,像被无数鞋底打磨过的玉。正午的阳光斜照,把人流切成一段一段:穿民族服饰的阿婆挎着竹篮,篮里是新摘的草药;戴耳机的少年踩着滑板,从石板缝隙间“嗖”地滑过;小摊的糯米饭升腾着白雾,把相机的镜头熏出一层雾。热闹是有层次的——鼓声、笑声、锅铲碰撞声,一层层叠上去,却不吵,反而像古城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边的店铺是打开的宝匣。染坊门口,靛蓝的布从二楼垂到街心,风一吹,整条街都晃起海浪的波纹;银饰店里,老师傅用极小的一把锤,把月光敲进一只手镯;最惹眼的是一家“壮绣工作坊”,五彩丝线在布面上奔跑,跑出一只翘尾的锦鸡,跑出对面山岭的晚霞。我伸手想摸,老板娘笑着拦住:“让它先跑完这一针。”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古城的热闹不是表演,而是日子本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沿着石板路走到城墙根,那里有一棵老槐树,树干裂成两半,却仍旧枝叶交叠,像两位老人牵手而立。树下摆着几张竹椅,坐上去,城墙的风带着桂花香吹过来,把刚才店铺里的绣线、银屑、糯米饭的香,统统调和成一种叫“旧州”的味道。有人摊开地图寻找下一个打卡点,我却把地图折起——在这一刻,旧州古城不是行程表上的一个地名,而是一枚被岁月焐热的印章,悄悄盖在了10月14日的午后。</p><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回头望见城门洞里的光,像一条时光隧道:一头连着鹅泉的水,一头连着远方的路。而我们知道,无论走出多远,只要想起那天的青石板、蓝染布、锦鸡绣,就能再次听见古城的心跳——咚、咚、咚,缓慢却坚定,像在说:欢迎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