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党管干部是基本原则,但党管干部也是由人来掌控和操作的,所以,最终还是由在这项工作上能行使决定权的说了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年,另一大军区政治部的一位部长,由于各方面条件优秀,作为予提(军职)对象送国防大学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军区等待分配。正当大家满以为他从此飞黄腾达时,却传出他己上了转业名单,引起不小的轰动,就连国防大学都出面干予。一次是校主要领导电话沟通,第二次是发公函再做鉴定式的推荐信,第三次搬出国防大学的规定,说明毕业生不能当年转业。但这些都无济于事。什么原因?是发现了新的原则性问题,没有!是群众反对的呼声高,没有!是没空位无法安排,不是!是常委会没通过,情况特殊尚未付诸表决(一旦表决会将主要领导矛盾公开,与团结、工作都不利)。最后,这位干部很聪明也识大局,主动申请转业,平息了这场将起的风波。他长期做干部工作,深知其中奥妙。他分析,那位一直力主并坚持让他转业的主要领导,他并不熟悉,对他个人并无恶意,他这样做就是让另一主要领导为难,与他过不去。而一旦上会,对他熟悉并分管干部工作的另一位主要领导,为了班子的团结,为了工作的大局,也不会为此闹翻脸。既使留下来平职安排,今后工作也不好开展。于是作了聪明绝顶的选择:离开将要干涸的池塘,另选一处活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李文藻:生于1942年12月。1958年9月参加工作,1962年8月入伍,曾任原138师414团宣传股股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处长;137师副政委;泰安军分区副政委。1988年9月获授大校军衔。1992年转业,任天津日报社副社长;1999年调任《今晚报社》副社长,2003年10月退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