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荧光,亦为炬火——教育是一场充满热爱的弘道修行

北方山河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学习的第二天。听完上午的专家报告后,我构思的题目是《教育留痕,“做”而论道》。因为我一直坚信,教育是“做”出来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学生一起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和学生都会留下自己一串串成长的足迹。但是,听了下午费祯红老师的报告,在她诸多的分享中,有一页幻灯片让我怦然心动——微微荧光,亦为炬火,教育是一场充满热爱的弘道修行。我就直接引用过来,做了这篇文章的主副标题。</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聆听了邢成云老师题为《做而论道: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的专家报告。邢老师以三位名人的三句话引入今天的话题。第一句是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的裘法祖院士说的:“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第二句话是蔡元培先生说的:“教师的素养有三大构成要素:人格、 激情和专业化。”邢老师指出,专业化是托底的,教师如果没有专业化,就谈不上人格和激情。第三句话是教育学家钟启泉教授说的:“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课堂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简单的开场白就让我们感受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我做了不少听课笔记,其中对我启发特别大的有下面这些话:</p><p class="ql-block"> 1.在培养和自我培养中发展。</p><p class="ql-block"> 2.自己成功的关键是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3.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然是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内生自求。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发展能力。</p><p class="ql-block"> 4.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途径:系统的学习、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p><p class="ql-block"> 5.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笃定一件事去做。</p><p class="ql-block"> 6.我们教师既是理论的“消费者”,也应该是理论的“创生者”。</p> <p class="ql-block">  邢老师还讲了中国一系列教育大家的教育箴言。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叶澜教授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邢老师用质朴的语言嘱咐我们,教育,一定要做出来—说出来—讲出来。他讲得特别细致,从研读课标,到撰写论文到做研究课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感受到专业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下午给我们做讲座的是栖霞实验中学的费祯红老师。她是“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人选、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但是,她觉得这些名衔都只是名衔,她的身份就是栖霞实验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这让我们深受感动。</p> <p class="ql-block">  费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让我们安身立命的一定是课堂,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一定是学生。教育是一场教学相长的双向奔赴。</p><p class="ql-block"> 费老师特别强调一课三备。一备看课本,二备查资料,三备在给学生上完课后。坚持下来,就是成长。好教师应具备“三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定是基于学情的教学。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p> <p class="ql-block">  费老师还谈到,当班主任的成就表现:在我们接手新班级后不会分家,在我们接手后会有更多的学生得以转化。对此,我深表认同。</p> <p class="ql-block">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现在的教育专家、登上九三阅兵的观礼台,费老师靠的是情怀、是专业,是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她分享了自己最初站在一些教育大咖面前的体会:“跟一群比你牛的人待在一起,天天被打压信心,自己的小得意荡然无存,卑微到尘埃里,所能做的唯有默默奋斗。”真是如此。这次参加“三名”,我还没来得及“嘚瑟”呢,就“卑微到尘埃”了。这里真是“群英荟萃”,且不说这些教育专家们,就我们这一期的同学里就有出口成章的,有即兴赋诗的,有具备相当水准的主持天分的。我,就是很普通的一个老师,因此,在这里,我甘心做一名学生。</p><p class="ql-block"> 费老师说,每一次活动都是历练。当我们做好了准备,机会到来时我们才能抓住。尽自己可能去做到最好,不要只是去关注那个结果。</p> <p class="ql-block">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微微萤光,亦为炬火。教育、成长,都是漫长的修行。魏书生老师说:“目标是正确的,方向是准确的,我们慢一点也总比不做强啊!”这话深深地鼓舞了我。未来三年,我一定努力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笃定一件事,把它做扎实、做出成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