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示儿》作为陆游晚年的绝笔诗,短短28字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遗憾。诺敏第一小学五年级三位语文老师从不同角度切入,呈现了丰富的教学形态。在同课异构的舞台上,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演绎这首诗的家国情怀与艺术魅力——有人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有人引领我们品味语言之美,有人则让我们在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这场思想与情感的碰撞,让《示儿》的教学课堂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张丽萍老师以诗意理解为核心,朗读指导细致入微。她通过范读引领、节奏划分和情感点拨,帮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悟中促读。课堂中注重关键词句的品味,引导学生把握诗人的家国情怀,同时关注个体朗读表现,及时给予针对性反馈。整堂课以读促理解,以理解升华情感,展现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对诗歌教学的深刻把握。</p> <p class="ql-block"> 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围绕《示儿》的情感与内涵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家能够结合诗句谈感受,倾听同伴观点并补充自己的理解,讨论氛围热烈而有序。部分小组还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展现了良好的合作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 刁泽治老师的课堂充分发挥了补充资料的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诗歌内涵。他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和信息整合的能力。整堂课寓教于乐,既有知识的深度,又有表达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于晶老师巧妙运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历史背景和诗歌意境直观呈现。通过精心剪辑的影像,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所处的时代氛围,这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为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奠定了坚实基础。视频资料与诵读活动有机结合,使课堂既有视觉冲击,又有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示儿》的教学魅力,形成了"历史——语言——情感"的立体教学图景,有效落实了本单元语文要素目标。每节课后在教导处刘主任的组织下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评课, 帮助三位教师发现课堂亮点与不足,形成"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的良性循环。通过学习他人处理教材、设计活动的思路,激发创新意识,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调控与应变的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p><p class="ql-block"> 评课活动不仅是对一节课的评价,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通过持续的实践与反馈,帮助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技艺,提升整体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异构不是终点,而是推动我们持续探索、不断进步的新起点。它所激发的思考、沉淀的经验和共享的智慧,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生根发芽,引领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