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西溪南—黄山余韵古村落

红竹

<p class="ql-block">从黄山主峰下来,若循着新安江的支流往里走,约莫二十里地,便能撞见西溪南。这座被当地人称作“丰南”的古村落,没有宏村的喧嚣、西递的规整,却像一幅被雨水洇开的水墨长卷,把徽州的灵秀与静谧,藏在了每一片青瓦、每一寸水流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溪南的魂,是水。穿村而过的丰乐河,不是奔腾的模样,而是慢悠悠地绕着屋舍转,把岸边的古樟、粉墙黛瓦都映进水里,风一吹,水面的倒影便碎成星星点点的光。村里人说,这条河养了西溪南六百年——明代时,这里是徽州的“丝绸之乡”,商船从丰乐河出发,载着桑蚕织就的锦缎顺流而下,直达杭州、苏州,也把外面的雅致带回了村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村子的骨架,是那些藏在绿荫里的老房子。和其他徽州古村不同,西溪南的古宅不扎堆,而是零散地分布在樟树林间,推门可能是一座明代的“老屋阁”,转身又能看见清代的“绿绕亭”。最有名的要数“老屋阁”,这座建于明代中期的宅第,飞檐上雕着缠枝莲纹,木窗棂是精致的“冰裂纹”,走进堂屋,抬头能看见梁上的彩绘,虽历经数百年,色彩依旧鲜活。有意思的是,老屋阁的后院连着一片茂密的樟树林,古樟的枝干伸进院墙,夏天时,满院都是樟树的清香,风穿过树叶的声音,比任何陈设都更显古宅的清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溪南的灵,在那片“枫杨林”。村子西边的湿地里,生长着上千棵枫杨,树干笔直,枝叶交错,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当地人叫它“水上森林”——丰乐河的支流在这里漫成浅滩,枫杨的根系泡在水里,生出密密麻麻的气根,远看像一片浮在水面的绿雾。春天时,枫杨抽出新叶,嫩绿的枝条垂到水面;秋天叶子变黄,风吹过,落叶顺着水流漂,像一封封写给秋天的信。如今这里修了木栈道,走在栈道上,脚下是潺潺流水,身旁是参天古木,偶尔能看见白鹭从林间飞起,翅膀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让人忘了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画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商业化的喧嚣相对较少,只有日子本来的模样:老人在巷口晒太阳,孩子在河边追着蜻蜓跑,家家户户的门敞开着,路过时能看见屋里摆着的老瓷瓶、挂着的旧字画。走累了,随便走进一家村民开的茶馆,点一杯当地的“祁门红茶”,看着窗外的水流和古樟,便会觉得,所谓的“诗意栖居”,大抵就是这般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