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活札记

晓风

<p class="ql-block">  回忆曾经的军旅生活是退役老兵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正是在这种回忆中,老兵们找到了一种慰藉、温暖、信心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三记“杀威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1年2月,离开石家庄陆军学校的第二天下午,我和另一位军校战友来到驻扎在山海关的590团团部,刚在会议室坐下,一营苏援朝营长就赶来接人,他握了握我的手,把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道,周晓峰,城市兵吧?我答,上山下乡两年,从农村入伍。他再问,哪个部队的,打仗在哪个方向?我答,武汉军区43军127师,自卫还击战越南谅山方向,他又接着问,部队打得怎么样,当时你在干什么?我又答,解放军报有报道,127师在战场上取得了四战四捷的胜利,那时我参军不到一年,跟随连队执行纵深穿插任务,并在战场上入党立功。苏营长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然后告诉我,我们研究决定将你分配到一连任二排长,一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荣立过特等功,是北京军区授予的“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是军、师、团特别重视的尖子连队,今年要代表197师参加66军步兵连军事技术比武,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紧张艰苦的训练,所以你去一连既是组织的信任也是一次考验,希望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把战场的经验和军校的知识带到工作中去,争取再立新功。苏营长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咯噔了几下,难道这些比打仗还要危险和艰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团部食堂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然后跟着苏营长来到一连连部,王卫红连长、贾金山指导员等连队干部均表示了热烈欢迎,不一会叫来袖子上别着值班排长红袖标的四班长刘凯、五班长王克新、六班长何周平,彼此简单认识,之后全连进行晚点名,宣布我的任职,我见刘凯一幅拽拽的样子,便私下问连长,得知他是七七的兵,教导队的优秀班长。</p><p class="ql-block"> 排长和各班战士同住一个大房间,特殊待遇是上下床的上铺没有人,床头摆放一张双抽屉的桌子,时值二月,山海关仍天寒地冻,房间里烧着火炉,空气混浊,胸闷气短,一夜无眠。</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晨似睡非睡时被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勿忙穿戴后跑向操场,加入一连的队列。连长随即宣布,早操内容是五公里徒手越野。听到这声命令我才发现,队列里的干部和战士都没有穿棉衣,都是绒衣外面套着军装,而脚上也都是一色的胶鞋,可是我却穿着军校出早操的服装,厚厚的棉袄和棉鞋,完全忘记了营长的提醒。没办法,这时候已经来不及回去换衣服,只能狼狈地跟着队伍出发,越野中战士们都撒开脚丫子拼命向前跑,干部们则不断喊着各种宣传鼓动口号,没跑多久我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脚步越来越沉重,根本无力照顾那些落在后面的新兵,当在19分钟的标准内冲过终点线时,连长走过来关切地问道: 怎么样?可以吗?一瞬间我从他那诡异的笑容里明白过来,这是一连给我的第一记杀威棒。</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上午,各班排在操场上轮流进行队列和军体训练,操场上的干部只有几个排长,连干部都在办公室里。训练开始没多久,指导员忽然来到操场,他让全连停止训练,到单双杠场地集合,然后开始讲话,大意是一连的作风就是从难从严从干部抓起,班长、排长都要给战士当表率做示范,说完之后便命令一、二、三排长出列,为战士们示范单双杠一至五练习。我发现此时指导员根本没看我,但可以感觉到他的每句话似乎都是在针对我,因为一排长和三排长都是一连从战士、班长逐步培养起来的,军事技术扛扛的,单双杆那是小菜一碟,而我初来咋到,总得先称称斤两验验成色吧。当我上场时战士们的目光都齐刷刷盯着我,仿佛等着看笑话,所幸的是,我从当兵到上军校就一直没有放松甚至有点喜欢军体训练,当我把一套完整而流畅的动作完成后,内心涌上一股压力被释放的轻松感。指导员站在一旁,不言一语,脸上流露出只有我能读懂的表情。这是一连给我的第二记杀威棒。</p> <p class="ql-block">  本以为一天之内领教两记杀威棒,后面应该是一片坦途,没料到几天后又吃到了第三记杀威棒。带领一连荣获“硬骨头六连式连队”称号的老连长刘秀岭到石家庄高级步校学习两年后,和我毕业差不多的时间回到了590团,担任一营副营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一连做好参加军事比武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此他几乎每天都要到一连的训练场地转一转,鼓舞士气,指点训练,总结讲评。某一天一连在营区北门外二里甸子的一片山坡地搞三种匍匐前进动作训练,不知什么时候刘副营长也来到了现场,当看到我们几个排长后便走过来问,你们几个能不能给新兵们做个示范啊?老连长发话我们哪敢不从,连忙点头,于是新兵们集合,我和一、三排长各持一根木枪站到了匍匐前进的出发线上,脚下是光秃秃硬邦邦的冻土地,刘副营长亲自发令,我们三人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冲向目标,先低姿,再侧姿,后高姿,一口气三四十米往返三趟,新兵们看得两眼发光,老刘同志更是龙颜大悦,连声说不错、不错。我拍了拍身上尘土,忽然发现刚穿几天的四个兜新军装胳膊和膝盖处都磨得起毛变色了,再仔细一看,手表的玻璃壳出现了几道裂缝一样的痕迹,它可是老父亲为祝贺我即将军校毕业而刚送给我的进口全自动手表,心痛啊!当然心再怎么痛也不能在老刘同志面前表露,相反对一连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作风有了一种深刻的醒悟。</p> <p class="ql-block">  有了这三记杀威棒垫底,从此以后,无论是军事训练、劳动生产或执行警卫任务,我都始终按照一连干部而不是普通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直至贯穿到后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阶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