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风正好,相逢不晚——我是彭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春风不必趁早,冬雪不会迟到”,第一次读到这句诗时,我便觉得它道尽了人与人之间相逢的奇妙。就像此刻屏幕前的你与我,不必纠结相识是早了一秒还是晚了一分钟,此时此刻相识刚刚好。真诚的友谊来自真诚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2000年10月15日踏入冀衡集团衡水制药开始的,经历了18年我从一个连药品分类都记不全的新手,成长为能独立操盘区域市场、搭建销售网络的负责人。这段经历教会我的远不止销售技巧,更让我懂得“信任”在人际交往中的分量——患者信任医生,医生信任药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专业让这份信任链条环环相扣。也正是这份对“责任”的敏感,为我后来踏入孕婴行业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成为母亲后,我人生的重心悄然发生了偏移。看着怀里嗷嗷待哺的小生命,我突然意识到,养育孩子和做医药销售竟有某种共通之处:都需要极致的细心、科学的方法,更需要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为了给女儿最好的成长呵护,我开始主动学习孕婴知识,从孕期营养搭配到婴幼儿护理技巧,从早期教育理念到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越学越着迷,索性干脆涉猎孕婴行业,这一扎就是5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很多人眼里,我女儿的成长轨迹带着点“传奇色彩”:出生三天无意识地发出“妈妈”的音节,虽说是巧合,却成了我初为人母最珍贵的记忆;从小到大几乎不挑食,免疫力格外好,从未因感冒发烧去过医院打针输液;1岁半自己握勺吃饭,米粒撒了一桌也坚持不让喂;2岁半上幼儿园,第一天就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进教室,没有哭闹着要妈妈;6岁半,在我的鼓励下独自坐200公里的长途汽车去姥姥家,到站后还不忘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8岁能熟练地规划地铁线路,独自穿梭在城市的地下脉络里;9岁半,拿着身份证和车票,一个人坐高铁去衡水看望亲戚;14岁那年,她更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独立完成了从买吉隆坡演唱会门票、订机票到规划行程的全过程,出国前还认真做了攻略,爸爸还是不放心,最后游说我陪着她一同前往,我从来不用担心孩子,她却担心我会走丢,会担心我不懂打车软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常有朋友问我“怎么把孩子养得这么独立”,其实我没有什么“育儿秘籍”,只是始终相信“放手”是最好的教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愿意让她去尝试、去犯错、去自己解决问题。1岁半学吃饭时,她把饭菜弄得满地都是,我没有批评,而是笑着帮她擦干净,第二天继续让她自己来;6岁半第一次独自坐长途汽车,我提前跟司机师傅打了招呼,却没有告诉女儿,就是想让她相信自己能做到;14岁独自出国,我只帮她检查了签证材料,剩下的所有环节都让她自己对接——我想让她知道,成长路上没有“理所当然”,每一次独立完成的事,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积攒力量。而这些年的育儿经历,也让我从一个“新手妈妈”变成了能为身边朋友答疑解惑的“育儿伙伴”,后来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也是想把这些经验更系统地分享给需要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忙碌的工作和育儿生活之外,写作是我给自己留的“精神角落”。2018年,我偶然接触到007行动写作平台,“7天写一篇,写完7年去南极”的口号一下子击中了我。那时候的我,每天被琐事填满,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思绪,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这个写作社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刚开始写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有时是记录女儿的成长趣事,有时是复盘工作里的得失,有时是写下读一本好书、看一部电影的感悟。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18年医药销售生涯里最难忘的一次合作”的文章,没想到在社群里引起了很多共鸣,有同样做销售的伙伴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还有人私信问我当时的沟通技巧——原来,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故事,只要真诚记录,就能找到同频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已经在007坚持写作6年多,累计写下了300多篇文章。这些文字就像我的“时光日记”,记录着我从职场女性到母亲,从迷茫到坚定的每一步成长。而“写完7年去南极”的梦想,也从最初的“口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目标——不是为了去南极这个“结果”,而是享受“坚持”本身带来的力量。就像写作教会我的:不必追求文字有多华丽,只要用心感受、真诚表达,每一篇文章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写作是向内探索的旅程,那接触国学传统文化、践行阳明心学,便是我向外连接世界的开始。2020年疫情期间,生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致良知平台,开始系统学习国学经典和阳明心学。“致良知”三个字,起初读起来有些晦涩,直到慢慢深入学习才明白,它讲的是“回归本心,知行合一”——知道什么是对的,就坚定地去做;相信什么是有意义的,就用心去践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五年里,我跟着平台学习《传习录》,参加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山区孩子捐赠书籍,在践行“利他”精神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也因为这份热爱,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人:有专注心灵疗愈的老师,教我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平静;有擅长禅舞疗愈的朋友,让我体会到身体与心灵的和谐共振;还有坚持静心疗愈的同修,一起在冥想中寻找本真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年年初,我给自己定下了“朝圣四座名山”的目标——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每一座山都有它独特的气质:普陀山的海风里藏着慈悲,五台山的云海间透着庄严,九华山的古寺中满是宁静,峨眉山的金顶上写着壮阔。在普陀山,我跟着香客一起绕着佛塔行走,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突然懂得“众生平等”的含义;在五台山,我遇到一位徒步朝圣的老人,他说“每一步都是修行”,让我想起自己坚持写作、坚持学习的日子;在九华山,我坐在百岁宫的台阶上,看着夕阳染红天际,明白了“放下执念”才能轻装前行;在峨眉山,我凌晨四点起床爬金顶看日出,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身上时,突然真切地感受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更加坚信“每个人本自具足,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就能活出自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过这么多路,经历过这么多事,我常常问自己:我能为身边的人带来什么?后来我发现,过往的每一段经历,都在为我积攒“连接”的力量——18年医药行业经验,让我积累了医疗健康领域的资源与人脉;5年孕婴行业经历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背景,能为新手父母提供育儿支持;6年写作生涯,让我结识了各行各业热爱文字的朋友;5年国学学习和公益实践,又让我接触到了心灵疗愈、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同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这些年考取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更让我能以更专业的视角去倾听、去理解。有一次,一个朋友因为孩子叛逆而焦虑不已,我陪着她聊了两个多小时,不仅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验,还从心理学角度帮她分析孩子叛逆背后的原因,后来她按照我们聊的方法与孩子沟通,亲子关系果然缓和了很多。这件事让我更加坚定:“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达人所愿,即是达己所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更愿意做一个“资源连接器”,像一台“资源路由器”一样,为身边的人精准对接所需的机会与人脉。如果你是做医疗健康行业的,或许我能帮你对接合适的合作伙伴;如果你是新手父母,遇到育儿难题,我可以分享经验、提供建议;如果你喜欢写作、热爱国学,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心得;如果你需要心理咨询或家庭教育指导,我也能以专业的身份为你提供支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春风不必趁早,冬雪不会迟到”,就像这句诗里写的,我们的相逢,从来都不早不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会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成人达己”的坚守,继续在自己的节奏里前行。也期待能与屏幕前的你,在时光里慢慢相识、相知,一起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温暖而有力量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