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沈杨公园看花海

奥特曼(刘文虎)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 奥特曼</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2669652</p><p class="ql-block">今天是10月12日星期天,我们骑行队准备去顾村公园后面的沈杨公园看花海,顺便去到罗泾湿地公园溜溜。</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早上7:00从静安街道老年服务中心出发,预计今天前程来回大约有八十多公里,这是我们骑行在路上。已经到达了宝山区的聚源桥村口的一个历史遗存碉堡处。看里程表,已经骑了28公里。</p> <p class="ql-block">聚源桥村的这个碉堡,估计本来想恢复历史建筑,后来又给废弃了,但是它周边的花倒开得铺天盖地,金黄色的花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示出生命的活力,也不知是丝瓜还是南瓜。</p> <p class="ql-block">前面来到宝钢的数码企业,王队和石绪赶急拔出手机,给后面怪异的建筑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楼长得怪模怪样,好像是一轮被风吹向岸边的巨轮,或者说,像从未来跌进现实的一块金属。它满身的数码黑白图案,就象是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在等待你的手机来扫码。</p> <p class="ql-block">一路飞驶,这次路上都没休息,,我们一口气骑行到了30公里外的第一站__罗泾水源涵养林。</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骑行还是不错的,奥特曼是第三次来到了,不过他门口的牌匾写的可是宝山湖生态农业旅游区。(这是一个过期的名称,在高德上都查不到)</p> <p class="ql-block">一进涵养林的大门,左边是一大片高高的水杉林,水杉树笔直地站着,像一群沉默的卫士。阳光从叶缝里漏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亮片。</p> <p class="ql-block">在王队的率领下,我们骑行进入水杉林左边的那一片大草坪。这里奥特曼也来过多次了,今天是周末,人倒是不多,我们在骑行道上绕着草坪肆意的飞驰。</p> <p class="ql-block">旁边树林里突然冒出几个透明的圆顶小屋,像从科幻片里落下来的。几个游客围坐在一起,旁边摊着食物,原来是公园供出租的帐篷小屋,周末家人来这里野餐,放松心情,应该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这场景挺妙的,一边是自然的树、风、阳光,一边是人造的帐篷。好像我们总想在自然里找个落脚点,既想挨着泥土青草,又想有个舒服的小空间。这些小屋就像个温柔的妥协——把城市里的“安逸”,轻轻放进了树林的怀抱里。</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支着几顶巨大的白色帐篷,像被风揉皱又轻轻搁下的云。它们的形状怪有趣的,不是规规矩矩的方或圆,倒像是大自然随手画的曲线,被人用布料“拓”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天幕下把折叠椅一摆,就成了最松弛的风景。旁边蓝色餐车像颗糖果,远处树影晃晃悠悠。</p><p class="ql-block">总觉得骑行的人很像风的伙伴,车轮转起来,风就追着跑。等停下来,风也跟着歇脚,一起躲进这天幕底下。头盔还没摘,骑行服上的汗渍还没干,可这会子往椅子上一靠,连空气都带着股“刚闯完风,现在要懒一懒”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从帐篷休息出来,看到草坪上排着几架迷彩“空气大炮”,我们坐在前头,倒像把自己变成了发射出去的“快乐炮弹”。</p><p class="ql-block">总有人觉得“玩”是小孩子的事,可你看我们这几位,戴着头盔,一本正经坐进“炮座”里,那股子认真又雀跃的劲儿,比孩子还鲜活。其实啊,快乐哪分年龄,只要愿意把自己往有趣的事儿里“塞”,生活就能变得更加有趣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草坪,我们来到了公园主干道对面的一片空地,这里曾经是日寇残害我同胞的屠杀地__罗泾遇难同胞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这个永志不忘,警钟长鸣的纪念钟下面,详细的记载了当年惨案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23日,日军在罗泾小川沙河口登陆后,实施持续百日的大规模屠杀,造成2244名平民遇害(占当地人口80%)、10948间房屋被焚毁,史称“罗泾血案”‌。</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主体墙全长22.44米长,直接象征遇难人数,以具象化方式警示后人勿忘国耻‌。</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建设过程伴随对遇难者身份的持续考证。1997年宝山区通过走访788位幸存者,核实1495名遇难者信息,最终确认总遇难人数为2244人。这是在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的22 44名蒙难者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八. 一三淞沪抗战,日本鬼子就是从这里登陆,并对村民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不仅是对遇难者的哀悼,更承载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深层寓意。2018年改建后的纪念广场通过场景再现与仪式化空间设计,呼吁人们反思战争危害,坚守和平信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当年遇难的同胞们表示哀悼,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87年,但是这笔账,我们铭刻在心头,早晚得算。</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罗经惨案纪念地,我们又驱车赶到了曾经去过的小木屋,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是野营的好地方,今天有三户家庭在这里烧烤野餐。</p> <p class="ql-block">你看这里的风景是不错吧,水边的树把影子摁进水里,草在岸边长成毛茸茸的一片。风要是来了,该会把草尖的白絮吹得像雪,不过现在没风,水面静得能当镜子。</p> <p class="ql-block">野餐的年轻人很热情,给我们送来他们烤好的羊肉串,他们很钦佩我们的骑行锻炼,搞得我们都很不好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小木屋,我们就过河去往海星村,这也是以前曾经去过的村子,我们要过一座大铁桥,记得前几个月桥还正在修。如今已完全竣工,站在桥下,看着工人的建筑成就,奥特曼不赞叹__劳动创造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桥下村口打渔人的雕像还在,渔网张着,像要把风都兜住。石头墙被太阳晒得暖烘烘,“海星村”三个红字新刷了油漆,显得亮堂堂的。</p> <p class="ql-block">奥特曼和老金在打渔人的边上合影一张,我们笑嘻嘻地来到了这个小渔村,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稀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海星村正在改造,以前我们见过的马鞭草和鲜艳的蔷薇花都不见踪影了,新修了很多雕塑,你看这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表明这里是个渔村,美味的海鲜,正在等着我们呢。</p> <p class="ql-block">“蟹逅海星”,这四个字红得像刚蒸好的蟹壳。石头矮墙粗粝,衬得字体反倒活泼起来,像水里游的蟹、天上飘的星,真就这么撞了个满怀。</p> <p class="ql-block">金属筒子上,鱼群像被冻住的浪。阳光斜斜切过来,镂空的鱼影在地上晃,倒比真鱼还灵动——毕竟真鱼不会把影子撒得满地都是。</p> <p class="ql-block">你看这建筑像朵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蘑菇。圆顶的瓦片湿漉漉的,石墙也带着水泽的糙劲儿,连旁边那棵“金属树”,都像要往水里扎根。</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的重头戏是到沈扬公园看花海,沈扬公园在顾村公园后面。那是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要先解决吃饭问题,这就不是问题了,这里我们来过几次,我们来到新川沙路上这家农家饭店,这里菜好,价格也不贵。</p> <p class="ql-block">回去的路上我们在沪太路上一路向南,前往顾村公园的1号门。</p><p class="ql-block">到达古城客栈以后,我们从1号门进入穿过公园进入沈阳公园的花海。</p><p class="ql-block">嚯,一片无边无际的彩色世界,把我们震撼住了。这花有的白的黄的紫的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花海把人衬得像从阳光里长出来的。心月把他的闪电碳车举过头顶,倒像是举着自己一路骑来的风——风里有花香,有树影,还有轮胎碾过路面的沙沙响。</p> <p class="ql-block">奥特曼的自行车也扎进花海里,倒像是从花里长出来的。车把前的包鼓鼓囊囊,也不知道装了多少风、多少阳光。</p><p class="ql-block">我愿意把车往花里一停,让车轮沾着草叶,让花香往车筐里钻,把这一大片花和车,都变成了一句慢慢悠悠的诗。其实啊,路不只是用来赶的,也该用来“浪费”——浪费在这样的花海里,浪费在车和花的对视里,浪费在心里突然冒出的一句“真好看啊”里。</p> <p class="ql-block">这无边无际的花海,奥特曼感觉比油菜花更美。油菜花多是多了,但只是单纯的一片金黄色,少了五颜六色的绚丽,这里的花海像被打翻的调色盘,把黄的、粉的、紫的颜料泼得到处都是。</p> <p class="ql-block">总有人觉得“自然”就得是野生的、乱糟糟的,可这儿偏不。小路修得齐整,但奇怪的是,这么一“规整”,反而更显得出花的野劲儿了——就像给疯长的快乐,套了个温柔的框。其实啊,人跟自然相处,不一定非得“征服”或者“顺从”,也可以像这样,你给我搭个好看的房子,我给你铺一片热闹的花,彼此衬着,倒比纯野生的更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五彩缤纷的田野,奥特曼感觉今天的辛劳都值了,有人觉得“年纪大了就该慢下来”,奥特曼的脚蹬子转了几十年,现在还能扎进花海里,让车轮换成脚步,在花茎间蹚出条路来。你看天蓝得晃眼,花艳得烧人,奥特曼比花还精神——好像只要还愿意往新鲜地方骑,往热闹景色里钻,人就永远不会被“年纪”这回事困住。</p> <p class="ql-block">骑行的意义,其实是最单纯的快乐:当风从耳边掠过,心跳随着速度加快,那一刻的自由,不需要标签来证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