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已育女性来说,大家对于自己的形体、体态会给予非常高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已有不少女性饱受“大腹便便”困扰。我们要知道,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并不是产后肥胖,而是腹直肌分离。</p><p class="ql-block"> 大肚子松垮</p><p class="ql-block"> 腰腹部赘肉</p><p class="ql-block"> 悬垂腹</p><p class="ql-block"> 腹壁松弛</p><p class="ql-block"> …..</p> 危害⚠️ <p class="ql-block"> 腹直肌分离的影响远不止于影响美观。首先,它会导致明显的体态异常。</p><p class="ql-block"> 分离的腹直肌无法有效维持腹腔压力,造成骨盆前倾、腹部膨出、肋骨外翻等不良体态。</p><p class="ql-block"> 许多妈妈会发现,即使体重已经恢复到孕前水平,腹部仍然松弛下垂,这就是腹直肌功能受损的直接表现。</p><p class="ql-block"> 更严重的是,腹直肌分离会引发慢性腰痛。正常情况下,腹直肌与背部肌肉共同维持脊柱稳定性。</p><p class="ql-block"> 当腹直肌功能减弱时,背部肌肉不得不代偿性过度工作,导致腰背部肌肉劳损和疼痛。临床上常见产后妈妈抱怨"站久了腰酸""抱孩子时背部疼痛",这往往与腹直肌分离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 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还可能导致内脏移位。当腹壁支撑力不足时,腹腔脏器可能向下移位,增加疝气风险。有研究显示,腹直肌分离超过3指宽的产妇,发生腹壁疝的概率显著增加。</p> 因素 <p class="ql-block">生理方面</p><p class="ql-block">腹直肌分离在孕35周后是很常见的,由此而导致的产后高腹直肌分离的患病率,产后6周发生率为50%-60%,产后6个月后其患病率仍高达39%-45%。</p><p class="ql-block">饮食方面</p><p class="ql-block">孕期不断的吃吃吃,导致体重严重超标,随着孕期的进展,肚子也被撑的很大,使得腹部肌肉弹性下降;如果孕期过分的节食,营养缺乏,也可能会导致腹部肌肉组织弹性下降。</p><p class="ql-block">运动方面</p><p class="ql-block">很少或缺乏产后运动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越来越来多,影响分离的腹直肌的恢复。</p><p class="ql-block">着装方面</p><p class="ql-block">怀孕期间宽松的孕妇装会使得腹部力量几乎都压在了腹部和盆底,不仅影响腹肌,还可能会引起盆底功能的下降。</p> 核心肌群 <p class="ql-block"> 从肌肉层面上来说,核心分为深层核心、表层核心。</p><p class="ql-block"> 深层核心包括腹横肌、横膈膜、盆底肌、多裂肌等深层肌肉,主要负责呼吸调控,维持身体稳定,表层核心包括由腹直肌、腹内外斜肌、竖脊肌、臀大肌等浅层肌肉组成,主要负责躯干前伸、侧屈、旋转等动作。</p> <p class="ql-block"> 深层核心主稳定,表层核心主运动,所谓八块腹肌,只能说明表层核心发达,并不能证明某个人核心好。</p> 核心训练 <p class="ql-block"> 传统的腹直肌修复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化,要么寄希望于自然恢复,要么盲目进行腹部锻炼。事实上,腹直肌分离的修复需要系统性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怎么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p><p class="ql-block">1.电刺激:</p><p class="ql-block">通过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低频电刺激,可以唤醒因怀孕而受损的肌肉本体感受器,被动收缩腹部肌肉,强化腹部肌群的力量,帮助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和改变骨盆的倾斜度,此外还能加速腹部血液循环,刺激新的胶原蛋白的生成,同时也能缓解因腹壁松弛而可能导致的腰背痛。</p><p class="ql-block">2.腹式呼吸</p><p class="ql-block">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然后肚子慢慢回落归位,注意不是腹部“收缩”,而是“归位”。</p><p class="ql-block">结合上面两个动作,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鼓肚子,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慢慢回落,胸部保持不动。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p><p class="ql-block">3.腹横肌激活手法</p><p class="ql-block">通过✅手法➕腹式呼吸的配和,按照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的肌纤维走向深层力量的激活,同时直接刺激结肠蠕动。增加韧带的弹性和解除肌肉疲劳,提高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恢复腹部松弛的皮肤和肌肉。</p><p class="ql-block">4.家庭训练</p><p class="ql-block">根据每个人的恢复情况定制专属家庭核心训练去强化腹直肌的闭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效的修复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p><p class="ql-block">改善腹内压:通过呼吸训练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增强膈肌与腹横肌的协调性。</p><p class="ql-block">激活深层核心:重点训练腹横肌和盆底肌,为表层肌肉提供稳定基础。</p><p class="ql-block">循序渐进的锻炼:在深层核心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加入表层腹肌的训练。</p><p class="ql-block">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提重物、剧烈咳嗽等。</p> 禁忌 <p class="ql-block"> 腹直肌分离没有恢复前,不建议进行躯干弯曲、躯干扭转练习,如仰卧起坐、扭呼啦圈及卷腹运动。</p><p class="ql-block"> 生完孩子后的女性多数都渴望再次拥有平坦的小腹,请记住,专业的塑形、适宜的运动、健康的饮食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特色技术五脏六腑盆脊筋膜手法,通过释放内脏筋膜作用于膀胱的异常张力,来改善疼痛强度、盆底抬高幅度、尿频和尿急。此外,由于筋膜对躯体健康的整体影响,筋膜手法可能代表一种新型管理泌尿系统症状的有效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