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县城的我,藏着爸妈最踏实的依靠

时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哥在家族群里发北京房产证照片那天,群里像炸开了锅。亲戚们连着刷了几十条“大出息了”“光宗耀祖”,二哥紧跟着晒出上海落户证明,附言“终于在上海站稳脚了”,群里的祝福更是铺天盖地。我抱着手机坐在客厅,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消息,嘴角也跟着扬着——两个哥哥在大城市打拼十年,终于扎根,确实值得高兴。</p><p class="ql-block">可转身去厨房倒水时,我听见妈妈压低声音跟爸爸说:“你看老大老二,在大城市买房落户,多风光。还好老三没出息,留在县城,不然我们老两口,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p><p class="ql-block">我端着水杯的手顿了顿,没出声。妈妈似乎察觉到门口有人,猛地转过身,看见是我,脸上的笑容瞬间有些慌乱,连忙擦了擦手走过来:“你别多想啊,妈不是说你没出息,是大城市压力太大了,房价高、节奏快,你要是去了,肯定得跟你哥他们一样,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我们要是想你了,去趟大城市,住哪儿都不方便,反倒是累赘。”</p><p class="ql-block">我笑着点头,把水杯递到她手里:“妈,我知道你心疼我,留在县城挺好的,离家近,能常回来陪你们。”可话刚说完,喉间的苦涩就涌了上来——谁年轻时没做过“大城市梦”?我当年也拿到过上海公司的offer,可面试回来那天,看见爸爸蹲在门口修水管,手背被冻得通红,妈妈坐在旁边递工具,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我就悄悄把offer藏进了抽屉,后来在县城找了份安稳的工作。</p><p class="ql-block">从那天起,我更常往家里跑了。每周五下班,我都会买些爸妈爱吃的菜,回家里做顿饭;周末陪爸爸去公园下棋,听他跟老伙计们“炫耀”自己的棋艺,偶尔帮他“支招”;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听她跟小贩讨价还价,帮她拎沉甸甸的菜篮子。</p><p class="ql-block">去年冬天,爸爸半夜突发高血压,我接到妈妈电话时,刚洗完澡准备睡觉。我抓起外套就往家里跑,一路上给医院的朋友打了电话,让他们提前准备好急救设备。等我赶到家时,妈妈正扶着爸爸坐在沙发上,手足无措地抹眼泪。我赶紧背起爸爸往楼下跑,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医院,办理住院手续、陪床照顾,忙到第二天早上才歇口气。</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中午,大哥和二哥才赶回来,看着病床上已经稳定下来的爸爸,大哥红着眼眶说:“还好有你在,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二哥也叹了口气:“我昨天接到电话,订最早的机票都要等三个小时,一路上心都揪着。”那天下午,我去给爸爸买粥,听见病房里妈妈跟两个哥哥说:“你们在外面好好工作,家里有老三在,我和你爸都放心。上次我感冒发烧,也是老三每天下班过来给我做饭、陪我去输液,从来没让你们操过心。”</p><p class="ql-block">爸爸出院后,大哥非要给我转钱,说“这次多亏了你,这钱你拿着买点东西”,我没要。二哥说“等我回上海,给你寄点特产”,我笑着答应了。其实我知道,爸妈想要的不是我们多有钱、多有出息,而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有人能及时陪在身边;在他们生病的时候,有人能端茶倒水、跑前跑后。</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我,依然在县城过着安稳的生活。每天下班回家,能闻到妈妈做的饭菜香;周末能陪爸妈散散步、聊聊天;逢年过节,两个哥哥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吃饭,我负责买菜做饭,妈妈负责唠家常,爸爸负责给我们讲他年轻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有次我跟妈妈聊天,问她“是不是真的觉得我没出息”,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眼里满是温柔:“傻孩子,能守着家、守着我们,就是最大的出息。你两个哥哥在大城市打拼,我们骄傲;你留在县城陪我们,我们更安心。”</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有出息”从来不是只有一种定义。不是非要在大城市买房落户,不是非要赚多少钱、当多大官,而是能在父母需要的时候,成为他们最踏实的依靠;能让他们在晚年,不用对着空荡荡的房子思念孩子,不用在生病的时候孤立无援。</p><p class="ql-block">生活里,有很多像我一样“没出息”的人,留在小县城,过着平凡的生活。可正是这份平凡,给了父母最踏实的温暖,给了这个家最安稳的依靠。比起远方的风光,父母更需要的,是身边的陪伴;比起华丽的梦想,家人更看重的,是彼此的守护。而这份守护,就是最珍贵的“出息”,也是一个家最温暖的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