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码小梅花课程,赋能助力教育未来——芮城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管理干部谢家湾学校观摩行记(二)

任云章

<p class="ql-block">  当芮城教育的探索者遇见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当“让每个孩子出彩”的初心碰撞“六年影响一生”的坚守,一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对话,在重庆谢家湾学校的红梅芬芳中温情启幕。芮城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管理干部研修团怀揣“破解发展难题、探寻育人真谛”的热忱而来,在文化浸润、课堂观摩、行政座谈的深度体验里,打捞可复制、能落地的教育智慧,为芮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课堂破界:创小梅花课程,拓育人之路径</p><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早上按照培训组的安排,分为四组跟班听课。谢家湾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围墙”,构建起“五育融合”的新范式。“长短课结合”的创新模式,不是形式的猎奇,而是对学习规律的深度尊重——60分钟长课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让知识探究有深度;20分钟短课激活兴趣潜能,让个性发展有空间。</p> <p class="ql-block">教研赋能:聚协同之力,解发展之难</p><p class="ql-block"> 谢家湾的教研体系,是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其“自下而上”的逻辑,为乡村学校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该校构建的“三级教研闭环”——每月大教研聚焦学校共性问题,每周学科教研深挖学科痛点,随时班级教研解决课堂小问题,形成“有问题就研讨、有研讨必落地”的良性循环,让每一位教师都从“被动执行者”变成“主动创新者”。</p> <p class="ql-block">行政聚力:守育人初心,行改革之实</p><p class="ql-block"> 谢家湾的行政团队,用“务实创新”的作风,诠释了“服务型管理”的真谛。行政会不搞“一言堂”,而是收集一线教师的真实需求;政策落地不搞“一刀切”,而是结合年级、学科特点灵活调整;资源分配不搞“重精英轻普通”,守住“为师生服务”的初心,把每一件小事做细、每一项政策做实,凝聚起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p> <p class="ql-block">薪火相传:携红梅之智,赴芮城之约</p><p class="ql-block"> 研学团成员的笔记本上,写得不仅是感悟,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从谢家湾带走的不是一套固定的“模板”,而是一种可迁移的“智慧”——文化建设要“以生为本”,课堂改革要“五育融合”,教研赋能要“问题导向”,行政聚力要“务实创新”。</p><p class="ql-block"> 我们坚信,正如红梅历经寒冬仍能绽放,芮城教育人只要守住“育人初心”、坚持“创新探索”,定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像红梅一样,“朵朵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路很长,但只要我们心怀热爱、携手同行。芮城教育,必在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行,奏响立德树人强音;芮城学子,必怀凌云之志,成长为民族复兴先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