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京冀自驾游(正定寻古)

冯雷

正定历史上曾是中山国、恒山郡、常山郡的治所所在,是三国名将赵云的故乡,所以赵云也称为“常山赵子龙”<div>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1945年,他为盟军编写《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时,列出400处需重点保护的文物,其中正定古城中的有15处。</div><div> 正定1994 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有9 处国保、6 处省保文物,其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构成了跨越隋至清末的 “立体史书”。</div><div>正定的主要古建筑有:正定四塔、正定古城墙、隆兴寺、开元寺、临济寺、天宁寺、广惠寺、赵云庙等。</div><div>先看正定四塔,1、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是正定八大古寺之一。因为寺内建筑仅遗存一座华塔,所以又称"华塔寺"。华塔始建于唐,后塔毁,现存为金代遗物。</div> 2、天宁寺凌霄塔 ,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3、开元寺须弥塔,须弥塔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唐乾宁五年(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始终保持了唐代建筑的原貌。 4、临济寺澄灵塔,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是临济寺的主要建筑,也是该寺惟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为义玄大宗师衣钵塔。 正定隆兴寺,别名大佛寺,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现在正定最大的一座寺庙。<div>网友总结隆兴寺有几大最值得一看的文物。1、摩尼殿内槽北壁为一座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上共有佛像30余身,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自在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这人性化了的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div> 2、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位于摩尼殿的四面佛,四面佛正式名称为 “须弥座式四面观音像”,佛像通高约 7.3 米,端坐于双层须弥座之上,须弥座雕刻有精美的莲瓣、卷草纹及佛教故事图案,线条流畅,工艺细腻。佛像主体为铜铸鎏金材质,虽历经千年,部分鎏金已脱落,但仍能看出当年的辉煌质感。这尊佛像历经千年风雨,期间虽因朝代更迭、战乱动荡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在后世(尤其是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缮,依然保留了北宋时期的核心风貌,成为研究北宋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另外摩尼殿壁画和大悲阁内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因大修没能拍摄。<div>隆兴寺的其他建筑。</div> 正定城墙,城墙南门和部分城墙。 正定其他文物。中国有4座半唐代建筑,其中的半座,就是指正定开元寺的钟楼,因该钟楼上半部近年曾落架大型,所以称为半座。 此门是唐代原物,1966年,梁思成专门致电当时的正定县文保部门,让把开元寺钟楼的唐代门板拆下并保护起来。 <div><br></div> 开元寺其他文物 这对位于天宁寺的石狮子,因1934年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曾经为其拍摄了多张照片,所以在国际上也非常有名。 正定城內其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