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钢的美篇

路振钢

<p class="ql-block">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和两位画友参加在天津庆王府举办的油画展。在庭院里小聚。走过红砖小路,我们站在树影斑驳的光影里,我们笑着,我夹在中间,穿着一件带图案的灰T恤,他们一个穿白,一个穿绿。那一刻,仿佛我们不是在拍照,而是在定格一段正在流淌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回家后我翻出了那幅《津河畔》。油画棒的痕迹粗粝而热烈,绿色的树影扭动着,像是被风掀起了衣角,那条黄红相间的路从画布前端蜿蜒进去,我不知它通向哪里,但每次看,都觉得像是自己走过的某段心路——歪斜、莽撞,却充满生机。这画从没想讨好谁,就像我们画画的初衷,不过是把心里的色彩甩在纸上,痛快一场。</p> <p class="ql-block">夜里我又想起《天津贵宾楼》。那栋红橙相间的建筑在星空下亮得不像真实存在,紫色的纹饰像藤蔓缠绕着飞檐,拱门上方“贵宾楼”三个字烫着金边,连英文标识都透着点俏皮的幻想。星星密密地撒在天上,但它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街边灯笼亮起的那一刻——热闹是别人的,可心里那份向往,却是自己的。我把这份情绪揉进画里,于是它不再只是座楼,而是某个夜晚,我心中亮起的一盏灯。</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幅《洋楼秋色》,我一直偏爱。几栋小楼,黄、橙、红的墙像是被夕阳灌满了酒,黑白色的窗框则冷静地框住这份醉意。树是深绿的,压着地平线,天空却往紫里沉,像要酝酿一场静默的雨。这画没有名字里的“洋”气,反倒有种土生土长的倔强。我常想,所谓艺术,不就是把平凡的画出不平凡的魂?我们画画,不是为了复制世界,而是为了告诉世界:你看,我眼里的秋天,是会发光的。</p> <p class="ql-block">最近画的《秋天的风景》还摆在画架上。那座藏在林间的建筑顶上燃着火焰般的图案,紫蓝的墙体冷峻又神秘,红路径像一条邀请函,引人深入。天空静得没有声音,只有云朵轻轻浮着。朋友说这像童话,我说,更像是梦——是我们这些画久了的人,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搭的一座桥。有时候累了,就站在这桥上看风景,不赶路,也不归家,就让颜色陪着自己喘口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画这么多年,我渐渐明白,画的从来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心里记得的。一条路、一栋楼、一片树影,都是时光的碎片,被我们用色彩捡起来,拼成自己的故事。而那天和朋友站在庭院里的笑容,大概也会在某天,悄悄跑进我的下一幅画里——不声不响,却温暖如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