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是一个极平凡但最伟大的称呼!慈愛、包容、美丽、坚强……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山村妇女,一生都在山村,没有文化,不善说会道,飞机只望见过天上的影子。但母亲的勤劳、善良、对家人的付出、对子女无私的爱,却使我永远铭记于心的。母亲,她如暗夜里的萤火,微弱,却足够照亮我所有的归途。</p> <p class="ql-block"> 母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花甲之年,越发思念母亲。这种思念,像水泡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从岁月的罅隙中冒出来,想压都压不住。独处时候,这种感觉尤甚,但我尽量克制,有意越过这个念头,投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各种日常的琐碎适时掩埋掉有关母亲的回忆片段。</p> <p class="ql-block"> 我原以为,岁月的沉淀,可以让我释怀、淡化,但实际看来,做不到,因为母爱是与生俱来的,是从骨子里就有的,没有一丝一毫的作假,它真实、深厚,血液一样流淌在生命的每一个微小的血管里,生长在灵魂里!母亲,无论何时,您都是我生命里永远的至爱!</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09年5月13号晚上走的。当晚父亲住邻县城妹妹家中,我因连续几昼夜在医院陪护困倦去内弟家休息,临出病房门时,母亲有气无力地问:“你干啥去?”我说稍睡一会,今晚有堂嫂陪着您。这是她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陪她时我握着她的手,她的手凉凉的,用毛巾给她擦脚时也几乎感觉不到温度。看着母亲苍白,无光泽的脸,稀疏的白发胡乱地贴在头皮上,我轻轻地帮她捋捋。喂饭时抱起她的身子弓起来侧躺着,又瘦又小,骨瘦如柴,把病床上的被子衬托得又宽又大。那个时刻,真是揪心又爱莫能助。有那么一霎那,母亲的脸色稍红润了一点,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沉睡中听见手机骤响,凌晨三时,犹如寒刃切碎了梦境。听筒里传来堂嫂急切的声音,只说了一句,“三娘不行了”。我爬起来一路急跑赶到医院急救室,看到母亲静静地躺床上,没了声息,脸、手、胳膊一点血色也褪得没了。我的母亲走了!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从我眼皮底下一点点走掉!第一时间将噩耗告知所有家人,在城里妹妹家休息的父亲赶来含泪无语,妹妹在旁哭泣。我两眼含泪竟然哭不出声来,大脑一片空白。</p> <p class="ql-block"> 我的心又跌到谷底,再一点点爬,慢慢地升上来。心很疲惫,也很苦涩。母亲5.1前因患重感冒,在邻近乡镇医院住了一星期,两个弟弟来回轮换陪伺母亲,给了母亲很多慰藉。</p> <p class="ql-block"> 那真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因感冒从乡里医院转入邻市中医院治疗,又转至市人民医院,每天都在担心与煎熬中度过。母亲先后经历各种检查、治疗,受尽痛苦与折磨,仍然未能摆脱死神的魔爪,最终也没有诊断出具体的病疾。在那之后,很久一个时期,我看到××市医院三个字,就条件反射般想呕吐。</p> <p class="ql-block"> 母亲就这样走了。撇下她深爱的丈夫和儿孙们走了!</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苦心戳力,克勤克俭,饱尽风霜为我们兄弟姊妹5人操劳。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很少能吃个饱饭,睡个透夜觉!兴园种地、喂猪养鸡、浆洗缝补、烧菜做饭……天天忙个不停。70年代大集体时,在那艰难困苦,失去了人格尊严的年代,白天辛苦劳作,忍受非人磨难,晚上在煤油灯下做鞋、缝缝补补……每天的干活挣10分工,折算不到一元钱,年底决算倒欠集体的。父亲又在距家70多公里外的社办企业上班,压力可想而知,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她,带着5个孩子,既忧心一家人的生活,又无奈于自己的无能为力,该是何等纠结心酸。现在想来,母亲就是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没明没夜劳作、愁肠,身体上的过度透支,精神上的严重摧残,累垮了身体,未始不是她积劳成疾的缘由之一,让她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间!</p>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岁月不堪回首!可惜我们小的时候,体谅不到她的这些难处,反而时有逆反之举,惹母亲生了不少气,留许多遗憾。</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小时候我们住的房子是两间坐西向东的土房子。夏天还好,冬天家里冷的除了上土坑暖。一到晚上,我和两弟弟早早钻到羊皮袄里,但脸上仍然抵挡不住寒气侵袭。我们睡过半夜醒来,母亲在灯下仍然裹着棉袄在缝衣补鞋的劳作,她缝衣纳鞋拉线声音,是伴我们在童年长夜的催眠曲。在那穷困潦倒、破破烂烂的日子里,一家人一年四季的衣服和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每当想起母亲做针线活的一幅幅画面,总会心绪难平,泪眼模糊,她住过的房间里处处都有她的气息,家里所有的物件都留有她的痕迹,她的辛劳与付出,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榜样。让我怎么释怀,怎么忘记,怎么放下?长大后,我才渐渐理解,母亲的爱是如此深沉,常常超越了语言所能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 难忘记,她冬天辛勤劳作,戴着露出手指的破手套,手被冻开裂口,疼得厉害时,抹上点5分钱一支的“棒棒油”在火上烤的情景。不知道这个土办法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模糊的印象也随母亲的离别一并消失,再没机会问她。</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用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怀着一颗慈母的爱心,缝补着岁月的酸甜苦辣,用一块块补丁,温暖着儿女的身心,一针一线都是母亲的爱。在那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艰苦岁月,儿女们身上那一块块补丁,在母亲手中变成了一件件有成就感的“艺术品”,供儿女们御寒,母亲用一双勤劳智慧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p> <p class="ql-block"> 那年初冬,17虚岁的我应征入伍,临行前父母亲送我到附近的城市,在大众照像馆第一次与他们照了张合影,至今仍保留着。当我上车回头望时,冬天寒冷的西风,吹起母亲掉了色的蓝色头巾,打散母亲的头发,满眼难抑风里泪,双肩抽蓄试啼痕,母亲浓浓的牵挂之心难以化开……儿行千里母担忧!</p> <p class="ql-block"> 大包干后的第五年, 经过日积月累的筹备,父母亲终于折除了旧房,在乡邻的帮助与雇佣人员共同的辛苦下,经几个月的努力,在定居点竖起了砖土木结构的新房子,是那种类似于影剧中温暖向阳的小四合院,父母亲辛劳地黑瘦了整整一大圈,可母亲的欣喜是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记忆片段尘封再久,还是那样顽固地存在着,挥之不去,不经意触碰一下,硌得人疼。“芳华变沧桑,青丝成白发”;待到将我们养大成人时,她却又百病缠身,受尽疼痛折磨!古人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想起这句话,真是满腹的遗憾,欲哭无泪。</p> <p class="ql-block"> 母亲刚到七十岁虚岁就走了。还不到全国人均寿命,人生到最后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她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甘和留恋,她憧憬着6个当时尚懵懂无知的孙子孙女的未来;她惦记着离家五公里外刚进幼儿园的小孙子;她牵挂着大女一家三口孤儿寡母的生计;她担心着自己的离去给深爱着的丈夫和子女们带来的太多缺憾和无尽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 她努力地配合着医生,忍受着浑身的痛楚,想战胜可恶的病魔,坚持到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已精疲力尽,如同即将耗尽最后一滴油的油灯……母亲终于无奈地认命了。弥留之际她给父亲说的最后一件事是,去世后给她找块干净的地方,她是个一辈子爱干净的人,父亲承诺了她的遗言。</p> <p class="ql-block"> “人生几度秋凉”,母亲离开我们16年了。她在世时奉献给我们的爱有多完整,现在留给我们的遗憾就有多巨大。母亲走的那一刻起,我心如刀绞,我知道,余生有多久,思念就有多久,那些没说的爱没尽的孝,都是我这一生锥心蚀骨的遗憾。她的慈祥笑容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然而,这样的风景如今已成追忆。失去母亲的岁月是残缺不全的,所有的阳光鲜花没有了她的参与和知晓,都逊色太多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下的只有那份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span>慈母之殷切瞩望,若温煦春风,似冬日暖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我们兄弟姊妹的两鬓都已斑白,年轮苍桑的皱纹也爬满额头,残喘苟延,岁月仍在无情地日夜流逝,但对母亲的思念却未有一刻减少。每当在母亲坟前祭祀,都会肝肠寸断,泪洒凄凉,母亲将在这里以青山为伴,黄土为依,生死别离,人生再无吾母。</p> <p class="ql-block"> 纵横阡陌,置身物欲充斥的俗世,所有的繁华落幕,回转身在去寻一方净土,你会发现,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不要求回报的付出,却又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除了母爱似乎是少之又少,欲报之德,旻天罔极,养育之恩大于天!</p> <p class="ql-block">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母亲健在的人们,节日里把祝福的话语、祝福的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而失去母亲的我们,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只能努力活得愉悦、快乐些,活出母亲生前希冀的那种状态,就权当把母亲的遗泽爱延续下来了,既告慰了天堂的母亲,也宽慰着人间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愿母亲在天堂永远快乐,一切安好!您的恩情子女们永远记在心里,永远忘不了您,永远的怀念您母亲!尚飧!</p> <p class="ql-block">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母亲的形象始终在我们的记忆中鲜活而深刻。</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母亲节。</p> 缅怀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