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精准把脉课堂教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10月14日上午,惠阳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部主任汪仕良率学科教研员张财球、方云珍、杨志诚及周海燕等到平潭镇中心小学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平潭镇中心小学校长杜锐明、副校长吕海康、面上公民办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等也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分为三个议程:先是教研员进入各年级教室进行推门听课,接着分学科组开展评课议课,最后在学校三楼会议室进行集中反馈。</p>  深入课堂,把脉教学常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视导组深入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及美术等学科课堂,全面观察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呈现了一节节生动、高效的常态课。</p>  语文学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郑佳源老师巧妙运用“预测”策略,通过课题、插图及文本关键处设疑,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反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思维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竹节人》一课中,陈小秋老师别出心裁地围绕“做竹节人、玩竹节人、没收竹节人”三个核心环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玩具的乐趣,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实现了在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与情感共鸣。</p>  数学学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海鸿老师执教《倍数和因数》时,以“根据算式说倍数”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乘除法算式实例,自主探究并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及其相互依存关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p>  道德与法治学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科技力量大》一课中,张莹莹老师创新引入“数字人”作为课堂助手,通过实时对话和功能演示,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p>  美术学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诗源老师执教《青花瓷》时,通过解析其历史、器型与纹饰,引导学生深度感受了中国传统瓷艺之美,培养了文化自信。</p>  精准评课,引领专业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课结束后,各学科教研员与授课教师及听课老师分地点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在评课环节,教研员们既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教学亮点,如教学环节设计精巧、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同时也从专业的角度,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诊断”和“剖析”。</p>  集中反馈,共绘发展蓝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视导反馈会上,各学科教研员就视导情况分别作了发言,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打造特色学科等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汪仕良主任作了总结性指导。他强调,精准教学必须立足于对学情的深刻洞察,了解学生起点,优化学习过程,确保练习有效。教师应秉持“目标导向”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将每一节课都建立在清晰可达成的目标之上。为此,我们必须回归源头,深研课标,确保每一项目标设计都有据可依,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导航图”与“质量尺”, 从而实现教与学、评与促的深度一体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杜锐明校长代表学校衷心感谢视导组专家的精准指导。他表示,此次视导是一次全面的检阅,更是一场深刻的赋能。专家组的指导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随生而变”,在引导与支持中实现育人价值。学校将立即行动,把今天的“心动”转化为明天的“行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有真收获,让每一位学生获得真发展,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黄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审:吕海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审:刘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审:杜锐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