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情谊暖,教研活动促成长 ——来宾市陈娜名师工作坊“送教下乡”二塘镇中心校活动纪实

四叶草🍀

<p class="ql-block">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促进城乡教育教学工作均衡发展。2023年11月24日上午,伴着初冬的寒风,在武宣县教育研究室的大力支持下,来宾市陈娜名师工作坊来到武宣县二塘镇中心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本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的有县教育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二塘镇中心校全体数学教师、来宾市陈娜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成员。本次活动以课堂展示、研讨交流、数学讲座、经验交流的形式进行。</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韦雪珍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例《成数》。韦老师在课堂上以清晰流畅的语言、饱满的热情感染了全场的师生,教学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韦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导入环节,韦老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成数的意义,从而掌握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为后面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p> <p class="ql-block">  新知探究环节,韦老师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在韦老师引导下学生尝试把成数问题转化成百分数问题,并画线段图理解题意</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通过学习单引导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合作交流,最后展示分享。韦老师结合线段图适时点拨提问:1800×20%求的是什么?1800+360求的是什么价?“1+20%“表示什么?是谁的120%?通过层层追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算式的含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最后,韦老师和孩子们总结解决成数问题的方法:先理解成数的意义,然后把成数转化成百分数,最后用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解决成数问题。本节课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四能”即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p> 研讨交流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堂结束后了,老师们分小组展开议课、评课交流,在议课中老师们畅所欲言、想说尽说。</p> <p class="ql-block">  莫朝胜老师作为本次送教下乡的主持人。她表示这节课丰富的探讨真是太精彩了,韦老师语言简练,语速恰当,可见韦老师功底深厚,在课程设计上层层递进,知识串联非常自然,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二塘镇中心校数学辅导员黄锦秀指出: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教师间的互帮互助、交流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教学中的疑惑进行探讨交流,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会更进一步,育人情怀得以积淀和释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养成正确良好的工作态度,要钻研吃透,精心设计高效课堂,把今天所学实实在在运用到今后教学实践中。</p> <p class="ql-block">  二塘镇数学教师们观课议课点在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哪里落实?重难点是否突出?</p><p class="ql-block"> 二塘镇数学教师代表表示韦老师在这堂课上教学目标都完成的比较好,具体如下: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理解成数的意义,老师能跟实际生活情景联系,如出示了班级拔河比赛情境图,“我班有八成把握能赢得比赛”,八成把握就是80%。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韦老师把例题一、例题二信息渗透在巩固成数意义的练习中。如“加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减产一成五,就是比去年减产了多少?”让学生进行思考。此外,目标的落实中设计了小练习,如“七成五”,让学生既巩固了成数的意义,又综合了百分数折扣的相关知识。第二个教学目标是会解答有关“成数”的简单实际问题。韦老师通过学习单让学生画线段图理解,还通过练习后,学生和老师共同小结方法:把成数转化成百分数,然后再运用百分数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解决成数问题,把新知转为旧知运用。在教学难点突破这方面,韦老师通过两道题的练习进行对比。第一题是单位“1”是已知的,第二题是单位“1”是未知的。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学生通过两道题进行比较,得出两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p><p class="ql-block"> 他们建议:韦老师在时间的分配上成数的意义理解花了十多分钟,而解决成数的实际问题,时间上有点仓促。</p> <p class="ql-block">  陈娜名师工作坊第一小组代表雷秋妙老师就韦老师教学语言方面点评:韦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及时表扬学生。如:你的声音很清楚,希望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你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等等。韦老师的问题导向性明确,有层次性,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如“大获全胜”用什么分数、百分数表示,引出,为本节课成数做辅垫。提出的问题有层次,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引出成数的意义。新授部分问学生,“二成”是表示什么,“加二成”又表示什么?谁比谁增加20%?线段图中的每一段表示什么意思?</p> <p class="ql-block">  陈娜名师工作坊第二小组代表覃洁华老师围绕着本节课使用哪些教学方法?效果怎么样?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引出新课,新课列出案例引出成数,情境教学,用数学生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2.练习的设计有梯度,有成数、分数、百分数、小数、折扣互相转换,再出示更有深度的两题解决问题,对比单位“1”已知和单位“1”未知的解题思路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第三小组代表何燕利老师对学生的听课、讨论、参与度做出评价:六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年特征,比较害羞,不敢表现自己,在韦老师的引导入学生逐渐参与进去,开始大声回答问题。同桌讨论想法,学生上台展示等,学生不断放开自己的害羞,逐渐进入状态。最后学生都异口同声的表示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十成的把握。</p> 数学讲座、经验交流 <p class="ql-block">  来宾市名师工作坊坊主陈娜给在场老师带来专题讲座《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画图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小学教师如何借助画图这一方法来引导学生形成鲜明的数形结合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陈娜提出示意图可以把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问题,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线段图可以把问题呈现的数学信息表示出来,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借助线段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  韦恩图将复杂的关系图形化,清晰呈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引导学生画韦恩图,可以看到“共有”的部分,这样就降低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难度。最后,陈娜提出画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在教学时能够做到数与形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理解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二塘镇中心校校长对本次名师工作坊送教下乡活动表示肯定。其一,送教下乡展示了名师工作坊的教研成果,推广名师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是名师工作室走向校外、实现对外引领、辐射的第一步,希望将来工作室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其二,送教下乡给二塘镇中心校带来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老师们能利用好这次机会,认真观摩,交流探讨,把好的经验好的方法,与校本的教学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乡镇学校历史教改的新路,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期间,武宣教研室蒙国爽主任强调作为生动课堂的示范点,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和推广。提到“生动课堂”要因真实而生动,因个性而生动,因合作而生动,要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想要落实好,教师们要做好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等工作,其次是需要名师的引领。最后对名师工作坊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名师工作坊成员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p> <p class="ql-block">  初冬送教绽芳华,笃行致远促成长。此次名师工作坊送教活动,搭建了城镇教育教学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坊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了优化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两地教学携手共进,融合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