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傅佩荣讲《道德经》,专题答疑

富贵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每周答疑】</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不提高自己的欲望,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傅佩荣,非常高兴又来到回答问题的时间了。这一集我专门就我们的读者听友《道德经》各种自己学习的心得,以及要如何读懂这本书,还有同学们的现场的提问,都做一番讨论说明。这一次也是四位同学的问题被选出来。</p>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是听友罗先生。他的问题非常的大,他说老子的“道”跟《易经》的“道”,能不能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异同?很好的问题,因为它们都用同一个字——“道”,但是问题是老子的“道”清清楚楚,是他思想的核心观念。我们也一再强调了,他的“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是一个核心的界定。但是《易经》里面的“道”就有点复杂了,为什么?因为《易经》后面的注解叫《易传》,谈到道的,事实上在《易传》里面谈得比较多。</p> <p class="ql-block">  《易经》里面它是非常原始的思想,一般认为是周文王到周公或是周朝初期的一位卜官所写的,那是《易经》的部分,材料很少很少。《易传》有十部分加以发挥,里面谈到道的最核心的一句就是在《系辞传》里面。整段话怎么说呢?“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你就这句话来看的时候,就知道跟老子的道是不太一样的。怎么不一样呢?在老子的道是很清楚,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而《易经》这里所说的“道”是一阴一阳,是代表一个受动力,一个主动力,这两种阴阳不断活动的过程称为道。后面就直接讲了,你继续发展道的,那就是善,就是让万物一阴一阳不断地继续发展。“成之者性也”,能够完成一阴一阳配合的连续发展的状态的,就是万物的本性。换句话说,万物都是一阴一阳不断在发展中,你能让它继续下去,就称为善,譬如我让万物或是其中某一部分能继续发展,我就是在行善;我让万物在发展的过程,能够完成它自己显示它的本性的,那就称为性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后面就提到“善”和“性”两个词,要跟一阴一阳配合起来了解。我们简单做一个归纳,老子的“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而《易经》的“道”正好讲的是两者之间的过程,来源跟归宿之间,宇宙万物不断的变化发展。因为“易”就是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就用阴和阳两种力量的搭配,要继续它,要完成它。</p> <p class="ql-block">  所以《易经》的“道”是讲到过程之间,要让它继续发展下去;而老子的“道”主要是指来源和归宿。但是老子里面它也提到,天之道,人之道。那怎么说呢?你前面加上天,加上人,那就代表对于“道”有特别的用法,就不是原来那个道的意思。在《易传》里面也提到“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它各有它的一种角度。就是人在观察“天、地、人”这三个层次,有什么各自的特色。这一来的话,就可以把这两者——老子和《易经》的“道”加以对照了。</p> <p class="ql-block">  接着第二位是听友Nimob,他说,你要我们心思简单,尽量不要起心动念,但是如果你不提高自己的欲望,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呢?他举个例子很好,他说,如果你没有欲望,想学会某种语言,你怎么会真的去把它学会呢?很好的问题,我们说老子讲“让你的欲望不要超过能力范围”,是说你现在的欲望,但是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规划呀。所以你说学一种语言,包括学会专门的技术能力,以便去工作这些,或提升你工作上的智能,这属于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因为人的能力本身就有学习的一种可能性。那么你这能力如果完全不用的话,我就活在现在这种情况,那跟老子的意思没什么关系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老子认为,任何东西的存在,都要按照它的本性去发展,而人的本性就包含认知能力。他只是担心说,认知如果说有偏差,你后面的欲望就会出现偏差。你现在的认知能力是正确的话,譬如说我将来要自我实现,要对社会有更大的帮助,那我年轻的时候要培养我的语言能力、我的电脑能力、我的AI能力等等,这个是属于你生涯规划的部分,是把你的认知能力发挥出来,这倒不是说我先有一个什么欲望如何。所谓的欲望往往是超出你现实情况的范围,纯粹羡慕别人,而忘记了自己本身有某种能力可以慢慢发展。</p> <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发展人的能力也属于人的本性之一,但是就担心你由于认知的偏差,后面通通走上岔路了。所以老子也不可能把一个话说得完全没有任何漏洞。所以Nimob的问题很好,我们就借这个机会把它稍微说得清楚一点。</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问题,是听友魏芬Ariel所提的,他提的问题说实在,超出我能力范围,他说海灵格说他受老子启发,创立了“家庭系统排列”这种治疗方法。他说他至少看过一百遍《道德经》。他就问了,我们怎么样可以从《道德经》启发出“家庭系统排列”这种治疗方法?说实在,你问我这个,我也不知道,因为海灵格的书我并没有认真看过,甚至我听你讲“家庭系统排列”,才知道有这种治疗方法。但是我联想到什么?我联想到日本有一些医生学习老子《道德经》之后,就发明一种在心理治疗上的“森田疗法”。但这种疗法关键就是无心而为,就是你做任何事,你都不要有刻意的想法、刻意的目的。无心而为的话,就让一个人心理压力慢慢降低,到最后可以减轻忧郁症的威胁,到最后甚至把忧郁症治好。</p> <p class="ql-block">  所以从老子思想里面,他重要的观念像不争,像无为,像能够自我知道满足、收敛,经常可以自我反省,从“道”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一切,你从很多这样的观念里面,要发展出一种对现代人有帮助的身心方面的各种治疗的方法,我认为是很可能的。所以不妨同学把我们老子《道德经》认真地听下去,一面听,一面再回顾你所看的这本书、这样的方法,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对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我也曾经有一个学生,他把我讲的《老子》仔细听了25遍,全部听,听了25遍,然后他写一个硕士论文受到肯定了。他的硕士论文就是要分析,现代人的价值观还需要哪些东西?然后这种价值观提出来之后,对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有什么样的帮助?你看他从听课里面得到这样的启发,完成了一篇论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四位朋友是听友谭勇。他问一个问题,他说想问问看,跟老子关系不大,但是他想了解中国哲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很好的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通常大的问题只能得到比较大的、广泛的回答,它的细节就很难讲得很明确。因为对于中国的医学我完全不懂。但是既然是中国的医学就是中医,我也看过一些中医,也有些中医给我很好的建议,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对照。哲学谈的是宇宙人生根本的道理,所以它一定有宇宙观和人生观。那么中国哲学的宇宙观跟中国的医学关系就很密切,怎么说呢?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最早就来自于《易经》《易传》这样的思想,后面再加上老子这样的发展,它基本上是一种机体论的宇宙观。我们将来会看到《老子·第42章》,讲到道生一二三这些,这都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什么叫做机体论呢?就是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有机体,它彼此之间是相通的,没有任何地方是完全的物质或完全的精神,它都是像个身体一样。你要了解机体论宇宙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句中国的成语,叫做“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牵我一根头发,我全身都要活动,因为头发跟全身不能分开的。所以这叫做宇宙里面任何地方、任何东西跟整个宇宙都有某种关联,这是宇宙观。这样的宇宙观当然影响到中国医学。我们如果说把《易经》当作中国宇宙观的一种展示,那医学的话,你说《易经》里面讲到后天八卦,就会把八卦排列到五行里面。我们一再强调“五行”你背的时候要记得“木、火、土、金、水”,它就配合春天,夏天(夏天比较长,分两段),然后秋天,冬天,也是分五个,然后医学里面就会怎么说呢?你怎么样配合五行,配合季节,照顾自己的身体。它也是有顺序的,就是“肝、心、脾、肺、肾”。所以你听到别人说春天要补肝,冬天要补肾,这就是跟我们的《易经》讲到方位,讲到人体后天八卦是相通的嘛。医学是要治疗人的身和心的,人是一个整体,这是第一点,身心是一个整体,这是中国医学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易经》讲到方位,讲到人体后天八卦是相通的嘛。医学是要治疗人的身和心的,人是一个整体,这是第一点,身心是一个整体,这是中国医学的特色。第二点,人跟万物是相通的,所以中药里面有各种动物、植物、矿物,都包括在内。所以这一来的话,中国的哲学谈宇宙观,谈人生观。而人生观里面还有一个重点,儒家道家都一样,就是人不是光活着而已,他的生命是要实现某些价值的。譬如说追求真,追求美,追求善,叫做价值。</p> <p class="ql-block">  所以中国的哲学谈宇宙观,宇宙是一个有机体;谈人生观,人的生命是要实现价值的。还有第三个特色就是它有一个超越的境界。而讲超越的境界,老子的道家表达得最为清楚明确,没有任何怀疑的空间。因为道是超越的,道也是内存的。这些我们刚刚才讲过,《老子·第25章》提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相信同学们都还有很深的印象。这是我对于今天四位朋友所提的问题做一个大概的说明,实在是有些抱歉,因为有的问题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只能够加以引申,希望大家谅解。</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