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月的秋阳洒在浅井镇的田垄上,也把我送到了小韩村。踩着村口松软的土路往里走,路边的玉米垛还带着晾晒后的干爽,村民家院墙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是我与小韩村初见的模样,亲切又踏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报到第一天,村党支部书记李二帅先带我“踩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路过村集体的烘干厂时,他指着厂里正在烘干的洋葱说:“这是咱村去年新上的设施农业项目,现在能给村集体增收,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打工。”走到村口的养老服务站,正赶上志愿者给老人们理发,李书记笑着跟大家介绍:“这是咱村新来的选调生,以后跟咱们一起干实事。”几位老人立刻围过来,有的拉着我问年纪,有的往我兜里塞了把刚从树上摘的软籽石榴,陌生感瞬间被暖意冲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的村两委见面会格外热闹。负责综治的洪涛哥掏出随身带的“民情本”,上面记满了村民的诉求:“咱村有个‘说事长廊’,就在村委会旁边的老槐树下,谁家宅基地有纠纷、灌溉有难题,都去那儿唠,去年靠这‘土办法’调解了9件事,没一件拖到第二天。”管妇联的素雅姐则递给我一份“美丽庭院”评选名单:“下周要给获奖的村民挂牌子,到时候你跟我们一起去,多跟婶子大娘们聊聊。”没有官话套话,满是实在的叮嘱,让我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束一天的走访,夕阳已经染红了村西的麦田。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村民们扛着农具回家,听着远处传来的孩子嬉笑声,我忽然明白:基层工作不是抽象的“任务”,而是帮村民解决大棚浇水的难题,是陪老人在服务站唠家常,是跟着两委干部把每一件小事办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