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灵隐寺和飞来峰在杭州西湖西侧相邻相依,共同构成了“灵隐禅踪”。我们从飞来峰入门再入灵隐寺,景区的票分别出售但不入飞来峰是不能进入灵隐寺的。</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长800米,宽400米,海拔168米,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山体形成了低矮浑圆、洞穴横生的喀斯特地貌。相传东晋年间天竺僧人慧理,见此山岩石裸露,怪石峥嵘,便问“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p> <p class="ql-block">飞来峰是中国唯一一处大规模集中展现汉式、藏式和汉藏造像艺术交融的石窟。</p> <p class="ql-block">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470多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造像最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位于射旭洞内,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狭长裂缝。在洞内站在特定位置往上望时,可透过岩顶的石缝看到针眼大的一线天光,若移步,光线便会消失。民间认为看到一线天是非常幸运的。</p> <p class="ql-block">水月观音是飞来峰的一组石刻珍品,在一线天的崖壁上,观音慈祥的面容和优雅的姿态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相融。</p> <p class="ql-block">照壁在灵隐寺与天竺分道处,黄墙黛瓦,古色古香。上题有“咫尺西天”四个大字,为清代遗存建筑,意为此处临近“西天佛国”。 </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约公元326年,距今快1700年了。开山祖师为上面提到的天竺僧人慧理。南朝曾扩建,唐代曾全面修葺,唐末寺毁僧散。五代吴越王重兴开拓,赐名灵隐新寺,鼎盛时僧众多达3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南宋时是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规模跃居“东南之冠”,康熙帝亲赐名“云林禅寺”。</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依山而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寺庙多为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和飞檐挑角相结合,黄色琉璃瓦覆盖屋顶,灰色屋檐,红色的门窗、梁柱,色彩鲜明,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因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南侧有冷泉池,北、西、南三面被茂密的植被簇拥,更显神秘清幽。</p> <p class="ql-block">同时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使其被林木葱郁、云烟缭绕的天然屏障环绕,营造出了与世隔绝的禅意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是立体的浮雕花窗,画面中心三头大象,周围环绕着祥云、山石等图案,花窗边缘饰有卷草纹。</p> <p class="ql-block">大象在佛教文化中象征“力量”与“吉祥”,浮雕花窗传递出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因山势起伏所以建筑分布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那些在平地上看起来高不可攀的屋檐,借助山的高度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屋檐上的脊兽。</p> <p class="ql-block">寺中多单式拱门或嵌套拱门,与周围的古树、回廊、殿宇相映成趣。透过拱门望向内院的飞檐、墙角的竹影,让空间过渡更显含蓄雅致,也暗合了佛教“渐入佳境”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参观寺庙的过程也是拾级而上攀登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灵隐寺第一重殿,既是山门,也是供奉天王的核心场所。现存殿宇为近代重建,保留了传统歇山顶风格,飞檐翘角,气势庄重;殿门悬挂的“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亲笔题写,是灵隐寺的重要标识之一。</p> <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笑口常开,象征“量大福大”,传递包容豁达之意。两侧分列“四大天王”手持琵琶、宝剑、龙(蛇)、宝伞,象征“风调雨顺”,护佑世间安宁。</p> <p class="ql-block">“莫向外求”匾额位于天王殿外面的山门背面。出自《孟子》“莫向外求,但从心觅”,契合佛教“明心见性”的修行思想,提醒人们处世应注重向内觉察,而非执着于外在索取。</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灵隐寺的主殿,为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殿中有国内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由24块香樟木雕琢镶接而成,妙相庄严。</p> <p class="ql-block">药师殿也是寺内中轴线核心建筑之一,主供药师佛,是信徒祈福消灾、祈求健康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位于寺内中轴线上第四重,为三层建筑,一层是地宫,名为“龙宫海藏”或“云林宝藏”;二层是“直指堂”,是讲经说法的法堂;三层才是真正的藏经楼所在。</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但复建于2000年。藏经楼收藏了大量佛教经典,包括《龙藏》《大藏经》等珍贵典籍,是佛教经典的重要保存地。</p> <p class="ql-block">华严殿是灵隐寺最高处的主建筑。殿内供奉着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左右两侧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华严殿是举行佛诞日、祈福法会等重要仪式和活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济公殿在药师殿东侧,是专门供奉济公的。大门上高悬“游戏神通”匾额。济公原型为南宋僧人李修缘,法号道济,18岁在灵隐寺出家。济公殿是灵隐寺香火最旺的偏殿。</p> <p class="ql-block">春淙亭在飞来峰理公塔对面回龙桥上,桥亭跨龙泓涧而建,其下流水淙淙。取苏轼“两涧春淙一灵鹫”之句命名。</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壑雷亭、冷泉亭、 翠微亭等多建在流水淙淙之处,又取古诗词命名。整个灵隐寺山水相依、木秀成林,亭台楼榭,是祈福纳祥的禅寺,亦是道法自然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的猫是寺内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们或慵懒、或活泼,不怕人,在寺内悠闲地生活。既不被豢养宠溺也不被抛弃流浪,还能在此参禅悟道,堪称猫生赢家。</p> <p class="ql-block">结语: 从小就知道杭州有个飞来峰,对这个名字一直充满好奇,难道它是天外来客?如今得见,方解其中原由,不深奥,也不玄幻。而是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互与碰撞,也说明佛教无国界,历史悠久,相传甚广。</p><p class="ql-block">在灵隐寺天王殿前仰望弥勒佛的笑容,观音像前感受慈悲的力量;听过大雄宝殿传来悠远的诵经声,看过药师殿前四季常青的古木;……天然山林溪水间的灵隐寺,将佛理、禅意;香火、梵音一同深深落印在我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Little Sophia</p><p class="ql-block">原创文字:索菲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