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张金村部分史料文献

锋从磨砺出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编撰的《怀庆府志》中地图,显示张金在清代是一个处于交通要道,且人口集聚较多的村镇。</p> <p class="ql-block">《清实录·世宗实录》《怀庆府志·沿革》中的雍正年间怀庆府地图,张金村赫然在列。</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九年济源地图,钟公村即中王村,其东南即为张金村。</p> <p class="ql-block">同治年间济源地图中标注的张金村。</p> <p class="ql-block">光绪25年怀庆府的地图上同样标注有张金村。</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怀庆府地图,显示一条从山西高平、泽州通往洛阳的交通要道,过沁河,经五龙口窑头村,从张金村边穿过,到白坡镇,过黄河,即达洛阳。张金村在清代位于晋豫交通要道上。</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济源全景图中的张金村。《河南全省地图》,河南印刷局刻印于民国初年。一册,开本长26厘米,宽21厘米。图序以府县排列,附各府属土货表及府属制造表。该图册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并收录于《国家图书馆藏清代珍稀清代地图集汇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一书中。图中分享的是图册中的济源地图。《济源县全境图》,图中1方格代表实际距离10里。</p> <p class="ql-block">张金村西发掘的石牌,记载墓牌主人在大和六年的一些事情。大和六年是公元832年。这是唐文宗李昂的年号纪年。</p> <p class="ql-block">宋代是中国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同时道教在宋代也非常活跃,这一点在地方史志中多有体现。例如,与宋皇室有关的龙泉观,以及与全真教丘处机相关的柏林长春观的修建,都表明轵城南边丘岭一带在宋代和元代是道教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这些宗教场所的存在也影响了周边村落的发展。图中是元代重修长春观碑记。落款为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即公元1292年。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p> <p class="ql-block">重修长春观碑,石碑阴面的施主名单及相邻的绮里村、谢封村、张金村、龙台村等村庄。</p> <p class="ql-block">宋元时期的地方志散佚严重,现存文献记载多为明清时期追述,部分村落名称可能存在后世讹变。</p> <p class="ql-block">明成化年间重修柏林长春观碑文,镌刻着前南阳府道录李志庆,渠里村龙泉观尊宿王志瑞、李志宣,张金村清真观尊宿卫善柔、 杜道玄,钟翁村清真观知观张志杲、元师等人。</p> <p class="ql-block">张金村东南有个拱辰寨,张氏宗谱记载是乡贤张来厢于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p><p class="ql-block">这是崔三广、杨和平等人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上小学时在拱辰寨门的合影。照片上“共产党万岁”等大字依稀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