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脚步之(六) 东出兰考(上)

石榴会长

<p class="ql-block"> 东出兰考(上)</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二年春天,领导没有派我下乡造林,而是让我去县农林局,说是有事,结果是农林局派我去出差,这次很远,并且还只是我一个人,目标河南民权。</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任务是采购泡桐根(用来培育泡桐苗木的材料)。单位提前给我订购了到达河南民权县的火车票。我于上午9点从临潼站上车,直达民权。那个普客车,这一路没有它不停的站,没有它不让的车,在漫长的陇海线上,像蜗牛般蹒跚蠕动前进。开始我还是挺兴奋的,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单独远行,畅想着沿途美丽的风光,特别是壮观的黄河!可行至潼关,看到的黄河竟与我期盼中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咆哮的黄河天壤之别,黄河竟是那样的平常无奇,看它与它的支流渭河相差无几。</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陇海线上,春风里裹着寒意,一路上并没有什么景色,饿了就啃食着临行时妈妈烙的锅盔,渴了就喝着自带搪瓷杯盛来的开水。为了打发路途的无聊与寂寞,从火车穿越第一个涵洞起,我就在笔记本上标记火车经过了多少个涵洞、多少个桥梁、多少个火车站,想给这次旅行留下一个完整的回忆,可自从在洛阳站下车放风后,就被‘周公’传去谈话了,他放我回来时火车已经停靠在了开封站,在车内浓浓的汗味、脚臭味和一片鼾声中,透过车窗看去,站台上仅有几个工作人员在灰暗的灯光下匆匆的忙着,远处一片漆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凌晨五点,经过20个小时的颠簸,本次的目的地民权火车站终于到了。走下车来,首先舒展了一下全身僵硬的筋骨,迈出车门的瞬间,春寒与饥渴一并袭来,走出车站,循着‘大碗茶——大饼’的吆喝声望去,不远处的窝棚前,一根竹竿上挂着小瓦数昏暗的灯泡在寒风中大幅度的晃动,那小推车上架着简易的烤炉,炉后折叠凳子前有一张古老的八仙桌,我坐下说:“来两碗茶,三个大饼吧” 。“哎——来了。”随着主人的应声,两个大老碗迅速摆上桌子,我暗喜这民权人真够实在的,这么大俩碗。瞬间,他操起炉台上冒着热气的大铁壶,哗啦哗啦的倒满了两大碗,我惊萼的一看,哇——白开水!师傅,茶呢?他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指着碗说:‘请吧,大碗的’!说完他又麻利的转身用刚才添碳的大手,一把抓来了三个大饼,我望过去发现不错,有大老碗口那么大,有两指头厚,实在——河南人!‘请用,热乎的’。当我拿起饼子一看傻却眼了,返卷起来的边儿是有两指厚,而里面的平底上仅有妈妈烙的煎饼那么厚!三个烧饼下肚,竟然没有感觉,我接着又要了三个、又要了三个,九个大饼加上两“大碗茶”,终于压住了饥饿。</p><p class="ql-block"> 哎……十里乡俗不同吗,这千里之外的民权它不是临潼!望望周围的旷野,还是一抹的黑,我索性又回到了候车室,倒在长条椅上睡着了,酣睡正香中被一阵吆喝声惊醒,起来了——起来了,原来是打扫卫生的上班了,抬手一看,已经是八点,我一骨碌翻起,抓起背包匆匆的向民权县农林局跑去……</p> <p class="ql-block">  我平生第一次惊讶的看到沙的世界,这么多!乌黑的柏油马路外的路肩上,覆盖着清一色细碎的黄沙,在黄沙中栽植着一行侧柏,咋一看,这黑色的路,黄色的沙,翠绿的柏对不竟是如此之大,产生了强烈色彩差异的冲击力,啊,民权的侧柏真绿呀!</p><p class="ql-block"> 到了农林局,捧上临潼县农林局开具的介绍信,说明来意,得到的回复是:“俺们这里没有能力供这么大数量的泡桐根”。我正在犹豫间,他却说:“俺给你写个条子,你去兰考县吧”,我应声道:好,好,好,谢谢您,他迅速的在公文纸上写下几行字,并盖上河南省民权县农林局的公章,连同我的介绍信一起还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政治气氛很浓,没有商业的雾霾,公事公办,简洁明快,我拜谢之后,按他的提示,乘坐公交车折返去兰考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4日 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