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谈谈目前诗歌写作及独化诗歌</b></p><p class="ql-block"><b>郭三省</b></p><p class="ql-block">目前诗歌写作有三可疑。</p><p class="ql-block">一、读不懂的诗歌是可疑的</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诗经》到《楚辞》到《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明清诗歌,下至冯至、艾青,以至于北岛舒婷,我都是可以读懂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我是可以读懂的。但是,现在有许多诗歌我是读不懂的,篇看不明白,句看不清楚,词理解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恕我不一一例举,我不能给那些坏东西发扬光大的任何机会。可是,独化的诗我是能读懂的。“为什么?我来到了这里,/这儿是永恒的黑暗啊。/我是荷。凭此一念,/我从这荒凉的世界上站立起来了。”(独化《我是荷》)这样的诗歌明白如话我句句能理解,我字字能明白。刚才有人谈到这首诗还能让人从困境中走出来,我相信风玲和路明泊云他们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我自己从这首诗中都汲取到了力量。</p><p class="ql-block">二、不着边际的赞美是可疑的</p><p class="ql-block">目前有许多诗歌完全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赞美之词,夸完故乡的山,夸故乡的水,接下去开始歌唱故乡的人,故乡的鸟,……“人谁不说自己的故乡好”,“月是故乡明”“狐死首丘”,这是必然的。但是,空洞的赞美,虚夸的歌唱,无聊的诗词,简直是对故乡的亵渎。请看一看独化的诗歌:“真相的确如此:我爱上了异乡/无名的鸟鸣。无名的小花。/宁静和喧哗。平静和骚动。/我成了这一切可耻的俘虏。”(独化《告诉亲人》)独化的诗歌是节制的,他的抒情是可控的,他的语言是精简的。而不是恰恰相反,泛滥成灾。我们古人的诗歌都是节制的,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海德格尔说“多思,少说,保护语言”,为什么?这里面有一个“修辞立其诚”的问题。我今天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供众同仁思考。</p><p class="ql-block">三、不敢给自己的孩子看,不敢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看,不敢给自己的身边人看的诗歌更可疑</p><p class="ql-block">恕不举例!任然是不给坏东西任何展示的机会。但是,独化的诗歌可以置诸课堂,学生可以抄到笔记本上,老师可以一字一句的讲,刚才大家读到的独化的《一种认同的失败》、《静夜思》、《月下行》、《半个月亮》、《哀民生之多艰》《纪事1》,甚至大家读到的一些小说散文,哪个不敢给自己的孩子看?不敢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看,不敢给自己的身边人看?没有的。“吾无隐乎尔”,这是孔子境界,是《论语》境界,我们都应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一个作家谎话连天满嘴跑火车的时候,是可怜的,更是可悲的。我郭三省要警惕,独化要警惕,大家也要警惕!</p><p class="ql-block">我就说这三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p><p class="ql-block">2025.1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