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鸡之韵:藏于笔墨与日常的吉祥与德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提到鸡,多数人先想到清晨唤醒晨光的啼鸣,或是饭桌上的家常滋味。但于我而言,这寻常生灵不仅是生活里的烟火气,更是笔墨下最动人的题材——我偏爱画鸡,尤其爱画公鸡与母鸡,每一笔勾勒里,都藏着我对它的偏爱与感知。</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画公鸡,爱它那一身昂扬的气度。笔下的公鸡,总要让它头顶朱红冠冕,如披霞帔;尾羽舒展如扇,墨色里掺着几分金辉,仿佛下一秒就要昂首啼鸣,唤醒整个晨曦。它站在画纸一角,不只是一只家禽,更像带着“吉祥如意”的期许——那挺拔的姿态,恰如生活里该有的精气神,看着它,便觉得日子也该这般昂扬顺遂,连带着“万事大吉”的好彩头,都从笔尖落到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我也爱画母鸡,爱它身上满溢的温柔与和谐。常把母鸡画在竹篱下、菜畦边,让它领着几只毛茸茸的雏鸡,低头啄食草籽,或是轻轻护着幼雏躲雨。笔尖下的母鸡,羽毛不用浓墨重彩,只以淡赭石晕染,显得温顺又踏实。看着画里鸡群依偎的模样,总想起农家院落里的日常:母鸡咕咕地唤着小鸡,雏鸡叽叽喳喳跟在身后,没有喧嚣,只有一派岁月静好的和谐。这份藏在细节里的温情,比任何吉祥符号都更动人,让我觉得,“和谐”本就该是这样,藏在寻常的陪伴与守护里。</p> <p class="ql-block">古人早已懂鸡的好,将其誉为“五德之禽”。东汉《韩诗外传》中记载,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头戴冠冕是“文德”,脚生尖距是“武德”,遇敌敢斗是“勇德”,唤伴同食是“仁德”,晨啼守时是“信德”。这五德,恰与我画鸡时的感知相契——画公鸡,见其“武”与“信”的昂扬;画母鸡,见其“仁”与“文”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如今再执笔画鸡,墨色晕开的不只是禽鸟的形态,更是藏在生活里的美好:是“吉祥如意”的期许,是“阖家和谐”的温情,也是古人寄寓其中的德行启示。原来最动人的文化符号,从不在遥不可及的典籍里,而在这笔墨与烟火交织的鸡之韵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