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传承儒家千年文化的乐山文庙🏯🏯🏯

J路向阳

<p class="ql-block">乐山文庙,古称嘉定府文庙,是一座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沧桑的儒家文化圣地。它不仅是古代官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更见证了乐山文脉的传承与近代教育的坚守,尤其是抗战时期武汉大学在此"弦歌不辍"的八年西迁办学史,这为其赋予了全国文庙中独特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乐山文庙最初在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建于大渡河育贤坝。明代因大渡河洪水泛滥,庙宇被毁,经历了三次搬迁,最终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建于老霄顶。据记载,迁建时曾挖出一块刻有"玄坛守此地,留与圣贤居"的石碑。明末文庙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进行了重建,后经嘉庆、道光年间培修保存至今。1938年,武汉大学为避抗战烽火西迁乐山,以文庙为校本部长达八年。2019年至2021年,文庙进行了全面维修,如今已成为乐山重要的文化地标。乐山文庙将古代建筑之美、儒家文化之魂与近代教育之魂融为一体,不仅是了解乐山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是感受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