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文利弊杂谈

雄鹰展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原创:雄鹰展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23389543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来自:网络致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雄鹰,你在美篇上面发表的《中秋赋》这篇文章,写得倒是非常不错,有观点、有文笔、有思路、有情感、有修辞、有语言,只是我有个深深地疑问,你必须得老实告诉我,你小子是不是用AI写的?”当我听到我的这位多年好友质疑我的问话,想到这句“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大”的话语,我虽然知道这位老朋友是在开玩笑,仍然是一脸震惊,佯装作愠怒的样子说:“哥们,你知道我从来不屑于用那个玩意写文章,还来质疑我,是不是想挨揍了?”只见他一脸坏笑地对我说:“雄鹰,这个我当然知道,我就是故意气你的,当然了,我这样说,也是对你的这篇作品充分肯定哟,一般的作品我还看不上了,你也知道,我的眼光一向也是很高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着这位好友的一脸坏笑,回味着这位好友的“阴险”问话,我的脑海中不禁对于当前应用最为火爆的AI写作、讨论最为热烈的AI写作、争议最为频繁的AI写作,有了深深的思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就想起了谈论群中各位老师的经典论述、精辟观点、精彩发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冬虫老师认为,关于AI的作品,个人认为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占比百分之三十及以下,完全杜绝目前看来是不可能。当然,如果在美篇之中,只是写一个日常一个图片都用AI这个玩法就搞笑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浩老师认为,AI是让大家方便,而不是投机取巧。我有很多朋友,以前文章写得很棒,用了AI几年后,如今离开不会写了;所以,咱不杜绝,但要减少,AI,这是时代的发展必然的产物,平台控制是保护很大一批人的利益,试想大家都是AI,不会AI创作的人怎么办?AI便捷,大家依靠AI来写,慢慢地离开AI都不会了该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龙卷风雨老师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用AI就像吸毒一样,用上了戒瘾难。当你不可救药爱上AI时,你的思想僵化,认知浅薄,早已江郎才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盲。因为你不会原创了,所有的文章都是AI帮你写的,你拿什么证明你自己?没本事的人才借助AI创作。部分领域优质作者使用AI创作,证明了他们的焦虑与自卑,写不出文章的焦虑,与配不上优质作者荣誉称号的自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皮老虎老师认为,真正有文才的人,一定会拒绝Al的使用。不会让它沾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老师对于AI写作的认识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语言犀利,对于我有很深的启迪和思考。AI写作工具正重塑创作格局,既能高效生成报告框架与广告文案,又面临同质化与版权风险,它具备强大的功能,不仅能够以极快的速度生成文本,而且还拥有模仿多种不同风格的能力,从而为广大写作者提供了极为实用的工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个人粗浅认为,AI就是“爱+哀”,即,第一个A就是“爱”;第二个I就是“哀”;详细地说,也就是使用AI的前期,因为它的便捷高效,因为它的省时省力,因为它的模仿奇效,必然会导致使用者和创作者对之产生了不可名状的喜爱,再到深爱,再到挚爱,最后到爱不释手;同时,长期使用AI写作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使用AI的后期,会因为它让写作者和创作者失去了自己写作的风格、写作的能力、写作的本领,而发出了一阵阵的哀鸣,一丝丝的哀叹,一股股的哀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使用AI可能会“三省”。一是省心血。AI可以迅速生成使用者和创作者想要的写作报告框架,为其撰写报告、书写文章、完成作品提供清晰的结构指引,从而节省大量心血;二是省时间。AI会迅速且精准地即刻输出多个不同版本的使用者和创作者想要的文案,从而使得使用者和创作者能够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创意的优化工作上,从而节省大量时间;三是省精力。AI写作工具能精准地帮助使用者和创作者,在写完的作品上面,检查语法错误,确保文本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让写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节省大量精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使用AI可能会“三迷”。一是迷惑期。使用的初期,由于不熟悉、不熟练、不熟知,导致使用者和创作者会对如何使用AI产生迷惑的认识和心理。二是迷信期。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和创作者会非常明确地感受到AI写作的诸多好处,从而内心生出一定会对AI写作工作的本领之大、速度之快、知识之广,产生出迷之自信的认识。三是迷恋期。很多的使用者和创作者,如果长期使用AI写作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无论干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搭建框架,而是会打开AI写作工具来快速生成,必然会产生对于AI的过度迷恋。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文浩老师说的那样,以前文章写得很棒,用了AI几年后,如今离开不会写了的情况的发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是使用AI可能会“三丢”。一是丢风格。一个创作者和使用者,如果是长期大量的使用AI工具来进行创作的话,毫无疑问会出现以下情况,创作者和写作者会惊讶的发现,自己从前引以为傲的写作文风和写作风格,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文章,初读时一定会眼前一亮,读得多了就会感到这样的文章真得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二是丢特色。许多创作者和使用者用AI快速完成初稿,节省大量时间,但很显然,它并非万能,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内容同质化,失去个人特色。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最好是把AI当作辅助工具来看待,而并非将其视为能够完全替代人类进行思考的存在。三是丢逻辑。有的时候,由于电脑的局限性,由于理解的偏差性,由于问题的片面性,可能会导致使用AI工具生成的文章出现生成的结果是一坨工业垃圾,满是bug的行文逻辑,让使用者和创作者对着网页哭笑不得,对着文章吐槽不断,对着作品摇头不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是使用AI可能会“三缺”。一是缺情感。尽管AI在理解和生成语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表达复杂情感和深度人文关怀方面,仍难以与人类作者相提并论,仍难以与写作高手并驾齐驱,仍难与专业作家一争高下。如果是写作者和创作者长期使用AI进行写作,久而久之,读者就会看透你的文字没有成长和深意,就不会让读者持续跟进喜欢。读者喜欢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是爱她的明媚,也爱她的破碎,不是冰冷的机器。二是缺深度。AI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仍有局限性,特别是在涉及专业知识、文化背景或复杂逻辑推理时,可能会出现误读、误解、误判或错认、错知、错误。其实作为任何一个文字爱好者,对于写作,自己的内心应该是非常敬畏的,用心敲下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的成长,哪怕在某一段时间稚嫩青涩,这也是自己成长的印记。三是缺灵魂。不可否认,AI的出现确实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些便利,不得不说比自己翻书查找效率高很多,而且还会有参考文献可以自行翻阅。尽管快捷,但AI毕竟不能代替写作者和创作者,作者的思想它是无法做到完全解析的。AI生成的文章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缺乏人情味,缺少灵魂感,虽然每句话都通顺,但细想起来苍白无力,细读起来千篇一律,细究之后毫无收获,语言华丽却华而不实,内在缺乏逻辑,外在没有结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