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语文教学理念,探索“教课文”到“教人生”的育人路径,近日,我校初中语文组开展了以程翔《我的课堂作品》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书吧,在思想的碰撞中重温语文教育的“作品”本质,共探语文教学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读书沙龙开始啦!</p> <p class="ql-block">一、多维分享:解码课堂作品的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七年级组李骏老师:以作品为桥,连课堂与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骏老师以“我的课堂作品读书心得分享”为主题,从《我的课堂作品》中提炼出“文本解读—活动设计—生命浸润”的教学逻辑。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分享了如何将书中的经典课例转化为适合学情的教学实践,比如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字美感知情感美,进而思考生活中的人文温度,让语文课堂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p> <p class="ql-block">八年级组符婧老师:从“教课文”到“教人生”的跨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符婧老师的分享聚焦“从‘教课文’到‘教人生’”的理念升级。她以书中《散步》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比常规教法与程翔教法的差异——前者侧重内容讲解,后者则深挖“生命教育与亲情价值”,通过“角色代入”“家庭故事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文本中看见责任,在生活中践行担当,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九年级组·孙建:课堂之外,生命之内的“作品”本质</p> <p class="ql-block"> 孙建老师以“课堂之外,生命之内,重温语文教育的‘作品’本质”为题,解读程翔教育理念在中考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他提出,语文课堂的“作品”不仅是教材文本,更是学生的思维成果与生命体验。在复习课中,他尝试将书中的深度解读方法融入古诗文教学,引导学生从典故、意象中挖掘文化内涵,让语文备考成为一场文化传承与思维进阶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二、共研共思:在交流中锚定教学方向</p> <p class="ql-block"> 分享会后,老师们围绕“如何让‘课堂作品’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展开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程翔老师的课堂智慧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跳出“知识灌输”的窠臼,以文本为载体,搭建学生与生活、与文化、与自我对话的平台,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滋养生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此次读书分享会,是一次理念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我校初中语文组将继续以书为媒,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以文育人”的初心,让语文课堂既有知识的厚度,更有生命的温度,真正实现从“教语文”到“育人生”的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