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神州大地浓墨重彩。在辽蒙边陲,阡陌纵横,田野金黄,层林尽染。在潇湘大地,松竹苍翠,丹桂飘香,漫江碧透。这次黄金假期的远足,遇见最美潇湘,令人赏心悦目,净化灵魂。</p> <p class="ql-block"> 说到湖南,总是想起那首歌: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也是一首满怀崇敬的歌,每当想起、每当唱起,总是心潮澎湃。所以,到湖南,一定要追寻伟人的足迹,去感悟伟人青年时期“指点江山”的豪迈、“挥斥方遒”的气魄和“谁主沉浮”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落地长沙,选择的第一站就是岳麓山和橘子洲。这里是伟人意气风发的地方。漫步在岳麓山间,远望湘江逶迤奔流,脑海里重温了伟人在岳麓山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 1915年,伟人在湖南一师化名“二十八画生”,征友相约到岳麓山爱晚亭,结交了罗章龙等朋友。同年深冬,邀罗章龙共攀岳麓山,留下了《初登云麓宫》的诗句。1916年暑假,伟人寄居于岳麓书院故址半学斋,与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常到爱晚亭看书、谈论。曾与蔡和森一起爬岳麓山,走到禹王碑时大雨骤下,他俩便在山上洗“天水澡”。后来他们经常从爱晚亭出发,不张伞、不戴笠,在大风大雨中爬山,以此锻炼身体和磨炼意志。1925年,伟人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9月初登上岳麓山,面对漫山红遍的枫林和湘江美景,吟出了豪情万丈、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长沙》。</p> <p class="ql-block"> 攀登岳麓山,是心灵朝圣。这里因“岳麓书院”声名远播,更因为伟人的革命活动而变成理想和忠贞的圣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而伟人是最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台阶经麓山寺,一路到爱晚亭,再到“岳麓书院”,看山峦起伏、竹影婆娑,仿佛看见伟人探寻真理的身影,深深的被伟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人格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登临橘子洲,是仰望星辰。站在橘子洲头伟人青年雕像的面前,不禁热泪盈眶。从年幼到现在,多少首伟人诗词历历在目,尤其这首《沁园春•长沙》,读来荡气回肠,最为豪气干云。伟人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才32岁,正是风华正茂。为了探寻中国革命道路,伟人站在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份革命担当、民族气节、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令人动容。我在雕像面前,深深鞠躬,献上自己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 离开长沙,我们前往美丽的湘西。在湘西,凤凰古城不容错过。在沈从文先生笔下,我们曾读到过湘西的美丽与哀愁。但当下的凤凰古城让人感到是质朴和诗意。虽然也是商业化的景区,但古城里原著居民的市井生活氛围却使人安静。那幽静的石板路、古老的吊脚楼、沧桑的风雨桥……像是为你诉说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并不是带给你热闹和喧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晨,薄雾中的古城愈发宁静。在沱江边漫步,看见一幅碑刻,近看竟然是为纪念沈从文先生1982年回凤凰母校畅饮“兰泉水”而立。碑刻内容取论语之句,由黄永玉嘱书、黄苗子书写,字为“一瓢饮”。一幅碑刻,一段佳话,为古城添彩。</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廊桥,突然联想起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和家人牵手走过,瞬间被先生的文字所温暖,感受湘西故事的同时,对美好生活充满感激。</p> <p class="ql-block"> 到湖南,张家界自然吸引你的目光。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址公园,俗语说:奇峰三千、秀水八百。景区内,天门山独具特色,其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天门洞是海拔1300多米的天然溶洞,犹如巨门悬于绝壁,更有99道弯的公路奇观令人目眩,这里每年因自然景观和惊险刺激的翼装飞行表演等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在袁家界、天子山、黄石寨、金鞭溪等景区,眼前数千根石柱、石峰拔地而起,御笔峰、乾坤柱、仙女鲜花、将军列阵等石峰,亦真亦幻,巧夺天工,被称为“仙界的盆景”,美到令人词穷。</p> <p class="ql-block"> 十月的潇湘大地,桂花正浓。假期的人们,纷纷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回想起这次旅程,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又一次领略伟人的人格魅力,感悟伟人胸怀天下、普济苍生的伟大。湘遇金秋,不枉此行。新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真的要不断汲取力量,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恩奋进。愿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方向,不断阔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