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忆童年交流天地”:聊聊咱的“青葱岁月”

夏雨

<p class="ql-block">昵称:夏雨</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9977600</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背景:青葱校园</p> <p class="ql-block">美篇上的“忆童年交流天地”,特意分了三个交流阶段,眼下要好好聊的就是“青葱岁月”——说的就是从初中到18岁高中那几年的日子。40后到00后的美友老师,虽说长大的年代差得远,但那段青葱时光里的青涩、热乎劲儿,还有藏着的小懵懂,其实都差不多,这些藏在心里的事儿,正是这阶段要聊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早年间的老师们,聊起青葱事总离不开纸条。纸也不挑,粗棉纸、普通信纸都行,字儿得写得整整齐齐,怕对方看不清楚。有的纸条是学习上的提醒,比如“这篇课文重点在第三段,你记得划”;有的是生活里的互相帮衬,像“明天我家蒸窝头,给你带一个”,那时候粮食金贵,一句话里全是实在的惦记。偶尔也有藏着小心思的,比如“你昨天背的那首诗,再抄给我一遍呗”,其实是想多要张对方写的字;或者“放学走东边那条路吧,人少好走”,说到底就是想多跟对方待一会儿。递纸条的时候手都攥得发紧,怕被旁人看见,也怕对方没懂那点没说透的意思,这些细节一说,好多老师都跟着留言“我当年也这样,现在想起来还脸红”。</p> <p class="ql-block">后来日子不一样了,聊起的青葱故事形式也鲜活了。有的老师会说,当年爱在纸条上画咧嘴笑的小人、贴张小小的贴纸,写“下节体育课帮我占个篮球架”的时候,还会补一句“你解数学题的样子真厉害”,写完又觉得太直白,赶紧加一句“我也想学好数学”;要是看见对方考试没考好蔫蔫的,就写“没关系,下次咱们一起复习”,把纸条折成小飞机,趁课间轻轻扔过去。再往后有了印着明星的便签、带香味的信纸,有人就用荧光笔在便签上写“你喜欢的那首歌,我学会了”,还描个小音符;约着“周末去书店吧,新到了你想看的书”,假装是约着看书,其实就是想多待一会儿。这些便签都舍不得随便放,全夹在课本最厚的那一页,上课翻到就脸红,赶紧合上书——这些事儿发出去,总有人跟评“我当年也有同款便签,现在还留着呢”。近些年的老师们,聊起的青葱事变成了线上消息。课上偷偷跟同桌发“你今天戴的发卡真好看”,发完怕对方觉得突兀,赶紧补个可爱的表情包;课后约着“周末去图书馆写作业,我带你爱喝的奶茶”,其实是提前问了对方同桌才知道口味。聊天记录舍不得删,截了图存进加密相册,晚上睡前翻出来看,嘴角都忍不住往上扬。虽说没了纸质纸条的温度,但那份小心翼翼的喜欢,跟前辈们的青葱时光没两样——这些分享一出来,常有人留言“原来我们的小心思都一样,不分年代”。</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哪代人,聊起青葱岁月,核心滋味从来没变过:有学习时的认真,有朋友间的温暖,更有那份藏不住的小懵懂。在这里,不管是哪代老师,把自己的故事敲成文字、配上老照片发出来,既能回头看看当年的自己,也能翻着别人的分享,知道不同年代的青葱时光里,那份小懵懂都是啥模样。这样一来,这儿才真能成大伙儿凑一块儿,跨着年代聊心里话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