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春城:翠湖、花市、湿地与老街,拼凑一场温暖的故地重游

阿李巴巴

<p class="ql-block"><b>  乙巳孟秋,暑气渐收,清风携着云贵高原特有的温润,悄然漫过春城昆明的街巷。时隔数载,我再度与家人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不为追逐新奇景致,只为赴一场与旧时光的约定——循着记忆里的脉络,重访翠湖、尚义花市、海埂公园、海虹湿地公园与昆明老街,在故地新景的交织中,打捞藏在岁月里的温暖印记。</b></p><p class="ql-block"><b> 昆明于我,从不是一座仅作匆匆驻足的旅行城市。它的美,藏在翠湖晨间掠过水面的鸥鸣里,藏在尚义花市随手可及的馥郁中,藏在海埂堤岸拂过面颊的滇池风里,也藏在昆明老街青石板路的斑驳光影间。此前一别,总念着这里的四季如春,念着街巷里的烟火气,念着与家人曾在此共享的闲适时光。如今重游,步履间少了初遇时的急切,多了几分故友重逢的从容:想再看翠湖荷叶是否仍如当年般田田,想再闻尚义花市的花香是否依旧沁人心脾,想再陪家人沿海埂与湿地的步道慢走,看夕阳为滇池镀上金边,也想再踏昆明老街的青石板,寻一家老店,尝一口熟悉的滇味。</b></p><p class="ql-block"><b> 这场故地重游,更像是一次“记忆的拼图”。每一处景点,都是一块带着温度的碎片:翠湖是“诗意”的碎片,尚义花市是“鲜活”的碎片,海埂与湿地是“静谧”的碎片,昆明老街是“烟火”的碎片。当这些碎片在孟秋的时光里渐渐拼凑完整,便成了一场专属于我与家人的、关于昆明的温暖叙事。谨以此文,记录此行所见所感,也为这段重遇春城的时光,留下一份可回望的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翠湖公园是昆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67号,南眺碧鸡,北瞰蛇山,与云南大学、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等相邻。</b></p><p class="ql-block"><b> 元朝以前,翠湖是滇池的小湖湾,被称为“菜海子”,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自明朝起,历任云南行政官员在此修亭建楼,民国初年改辟为园,遍植柳树,多种荷花,始有“翠湖”美称。1935年,正式定名为翠湖。</b></p><p class="ql-block"><b> 公园由水月轩、海心亭、九龙池、观鱼楼、莲华禅院、西南岛、竹林岛等景点组成。纵贯南北的阮堤和直通东西的唐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湖心亭又叫“碧漪亭”,飞檐黄瓦,造型美观。</b></p><p class="ql-block"><b>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翠湖越冬,游客可投喂互动,“翠湖观鸥”已成为昆明最热门的景观之一。夏季6-8月荷花盛开,湖面如诗如画,也是公园的一大特色。</b></p><p class="ql-block"><b>这是翠湖公园的南大门</b></p> <p class="ql-block"><b>公园里的荷塘</b></p> <p class="ql-block"><b>园内风景秀美</b></p> <p class="ql-block"><b>竹林岛一角</b></p> <p class="ql-block"><b>一只松鼠正在享用游客投喂的水果</b></p> <p class="ql-block"><b>观鱼搂</b></p> <p class="ql-block"><b>翠湖西门边的一家特色米线店</b></p> <p class="ql-block"><b>女儿的同学请我们在这里用午餐</b></p> <p class="ql-block"><b>  位于翠湖西路的云南陆军讲武堂</b></p><p class="ql-block"><b>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院校,被誉为“将帅摇篮”“革命熔炉”。 </b></p><p class="ql-block"><b> 讲武堂始建于1907年,1909年正式开学。辛亥革命后更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35年停办。1935年至1945年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1950年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1956年迁出。</b></p><p class="ql-block"><b> 讲武堂在26年独立办学中,培养了近万名学员,走出了朱德、叶剑英两位开国元帅,以及蔡锷、李烈钧等众多名将,还培养了越南的武元甲、朝鲜的崔庸健等外国军事将领。</b></p><p class="ql-block"><b> 1911年重九起义中,讲武堂师生作为主力军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1915年,蔡锷、李烈钧等讲武堂将领首举反袁护国的旗帜,推动了护国运动的开展。其对黄埔军校的创办也作出过重大贡献,黄埔创建时的部分教学骨干及教材来自云南陆军讲武堂。</b></p> <p class="ql-block"><b>表演讲武堂的换岗仪式</b></p> <p class="ql-block"><b>昔日讲武堂的操场,如今已经荒芜了。</b></p> <p class="ql-block"><b>  海埂公园是昆明市区距滇池最近的湖滨公园,也是昆明滇池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b></p><p class="ql-block"><b> 园内有望云船坞,可提供多种船型游览滇池;还可观赏西山睡美人景观,以及“滇池夜月”这一明清时期就延续至今的“昆明八景”之一。</b></p><p class="ql-block"><b>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和喂食。公园内沿湖绿树成荫,设有步道和雕塑,环境优美,还拥有2.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是人们骑行、跑步、散步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海埂大坝,游人与红嘴鸥互动的最佳地点,可惜我们来早了,海鸥们还没有来。</b></p> <p class="ql-block"><b>浩瀚的滇池</b></p> <p class="ql-block"><b>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b></p> <p class="ql-block"><b>海埂公园有很多桉树</b></p> <p class="ql-block"><b>这一棵号称“中国第一桉”</b></p> <p class="ql-block"><b>  位于海埂公园东边的海洪湿地公园,是滇池北岸的一颗生态明珠,也是市民和游客休息娱乐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b>一群白鹭正在树上歇息</b></p> <p class="ql-block"><b>杉树上的一个松鼠正在悠闲的进食</b></p> <p class="ql-block"><b>  海洪湿地公园的杉树林,占地约380余亩,形成独特的“水上森林”景观,游客可泛舟林间,近距离感受光影与倒影的油画般画面。</b></p> <p class="ql-block"><b>  尚义花市是昆明历史悠久的花卉市场。</b></p><p class="ql-block"><b> 这里汇聚了1600余个花卉品种,有玫瑰、百合等60余种应季鲜花,也有冬青、蝴蝶兰等观赏植物。是昆明一环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专业花卉批发市场。</b></p> <p class="ql-block"><b>花美价廉,一捧鲜花只卖10元钱!</b></p> <p class="ql-block"><b>  尚义花市虽不及斗南花市规模大,但这里林林总总的花卉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震撼了。</b></p> <p class="ql-block"><b>  昆明老街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中心,始建于大理国时代,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曾是清廷统治云南贵州的总督府所在地,元代成为云南政治中心后繁华一时,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老街格局逐步形成。</b></p><p class="ql-block"><b> 这里是抗战文化的沉淀区、红色文化的宣教区,见证了“重九起义”“护国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昆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市井商业文化、儒家文化等。</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位于昆明老街区核心区域的著名建筑“纸片楼”(又称酒杯楼),是老街保留的典型古建筑群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抗战胜利纪念堂前,是为纪念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牺牲的英烈而建。</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老街区人气最旺的一条街,生活气息很浓。</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小吃夜市一条街,但小吃的品种不多,经营品种主要以云南过桥米线为主,对于北方人来说,想吃点别的还不太容易。</b></p> <p class="ql-block"><b>这里也是昆明老街的一个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一家主营野山菌的火锅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