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图腾的背后含义

学山美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李学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氏图腾</h3> 李姓图腾源于古老的九黎民族,如今已成为天下李姓的族徽。<br> 李姓图腾其实就是一个“李”字的古老写法。追根溯源,李姓的始祖其实并不姓李,而是唐尧虞舜时期的皋陶,因为做过那个时期的理正,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院长,所以准确一点应该是以职务为姓,称作“理”,因为又是九黎族的后裔,就取谐音的猛兽“狸”作为本族象征。在传说中,“狸”其实长得就像老虎,是故,图腾中就在李字的后边牵着一只百兽之王的猛虎。既是宠物,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驱邪符号。<div> 至于,为什么后来改姓“李”,那就跟李姓的祖先曾经受恩于李树有关了。因为李树和李子的救命之恩,所以就从那一刻起,为了铭记大恩,不忘初心,最早的祖先就改名为“李利贞”了,采用谐音双关的形式,传于子孙后代。<br> 正是各种机缘巧合,李姓的图腾就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了。</div><div> 按照当今的通俗解释,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因皋陶曾做官为大理,生性耿直,为官刚正,因谏商纣王被追杀、食李果充饥得救,因得“李”姓。</div> 注:本文作者为明洪武年间由山西迁居山东曹州“关圣堂”的21世李姓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