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1日上午9时20分,浙江善琏第三届中华全国农民集邮展览现场书香氤氲、邮情浓郁。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组委会副主任高洪涛莅临书信集邮展区,在浙江省邮协副秘书长、邮展秘书处副秘书长朱奕航等陪同下,专注观摩一件件饱含情感与历史温度的书信邮集,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与时代印记。</p> <p class="ql-block">书信征集副总征集员王健将精心编纂的《辽河油田书信邮集荟萃》赠予高洪涛副会长,刘晓林则献上凝聚红色记忆的《红色书信邮集选》,两部著作承载着基层集邮人对书信文化的深情守护。原广东省邮协副秘书长、本届邮展评审员张耀琴等一同参观,并在观展结束后与嘉宾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温馨而庄重的瞬间。</p> 总征集员关注书信展品 <p class="ql-block">在王健的组织下,多位书信邮集作者向高洪涛副会长深情讲述编组背后的心路历程。善琏镇车兜村党支部书记郁根荣展出了他与恩师林衡夫跨越十五载(2007—2022)的五框书信邮集,不仅记录了恩师对他集邮之路的悉心指导,更寄托了对已故恩师深切的缅怀。他动情地说:“老师曾关心首届全国农民邮展能否举办,如今第三届已在善琏圆满举行,这便是最好的告慰。”此外,他还以《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普通型)1992—1996》荣获大银奖,展现其深厚集邮功力。</p> <p class="ql-block">大连集邮家陈文登带来《北大荒知青家书1968—1978》五框邮集,聚焦北京、浙江、天津、哈尔滨、上海五地知青写给家人的信件,真实再现那段特殊岁月中农忙时节的辛劳与思念。每一封信都是时代的回声,每一页纸都浸透青春的汗水。他在本届邮展中还凭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邮政史》荣获银奖,彰显其在邮政史邮集研究上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胜利油田刘晓林匆匆赶来,专为向高洪涛副会长介绍其《志愿军叔叔讲抗美援朝的故事》一框邮集。他采用大贴片形式完整呈现信函内容,字字泣血,感人至深。信中记述上甘岭战役坑道内,百余位伤员忍饥挨饿,将一个苹果传递四圈仍无人肯食的细节,令人潸然泪下。两天多来,他坚持为到此展框观众讲解信中故事,堪称展场最敬业、最有情怀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王健现场介绍《辽河油田驻村干部的心声》一框邮集,展现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深情实践。辽河油田十五年间选派55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作者车龙刚作为其中一员,征集七村九位干部写给公司工会的九封书信,反映驻村工作的真实动态与心灵感悟。受限于展陈空间,作者创新采用“读信+二维码”方式,扫码即可完整阅读信件主要内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来自农村的石油人》一框邮集由庞金刚编组,讲述他从农村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后奔赴辽河油田的工作历程。一封封来自家乡的书信,成为他坚守岗位、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通过编组邮集,他重温农忙时节的点滴记忆,也让更多人看到一代石油人背后深沉的乡土情怀。</p> <p class="ql-block">行业书信精品《我的外公——王友智》一框邮集由曲梦编组,她将外公外婆珍藏的老信函整理成集,共收录13封信件与2枚明信片,寄自玉门、大庆、延长油矿、滇黔桂油田、宁夏、张液等14个石油战线单位。尤为珍贵的是,外公在玉门油田文工团的战友薛柱国(来信附新歌词),正是《我为祖国献石油》词作者。这部邮集不仅承载家族记忆,更是一部鲜活的石油文化史料。</p> <p class="ql-block">大庆油田孙宝范老人(年逾八旬)展示L《书信催生〈铁人传〉》一框邮集,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当年一位湖南作家致信大庆油田党委书记陈烈民,建议整理铁人事迹。陈书记批示后成立编辑组,终在铁人逝世十周年之际出版《铁人传》。这批往来书信见证了英雄精神的传承。高洪涛副会长看后高度评价:“这些展品极具时代价值!”并欣然与作者合影,还在明信片上签名留念。</p> 副总征集员先考察 <p class="ql-block">10日上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展览工作部主任、本届邮展副总征集员谷泽伟率先来到书信展区,在副总征集员王健的引导下,逐一审看展品,深入了解每部邮集的编组思路与史料价值,为书信集邮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p> 邮展委副主任组织预审 <p class="ql-block">为确保书信展区展品质量,牵头单位中国石油集邮协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预审。9月7日,石油邮协副秘书长翟洪江在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工会特邀集邮联邮展委副主任刘劲、辽宁省学术委主任许明亮、国家级评审员王健、宋迎涛,以及天津集邮家何平、省级评审员王延业、剧世锋、庞金刚、李若愚等十位专家,历时一天完成对邮集及电子版的全面预审,最终精选出30框高质量书信展品亮相善琏。</p> <p class="ql-block">邮展期间,刘劲会士就不同时期书信展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享,强调内容合规性与历史真实性的平衡。本届展览中,个别邮集因信函内容涉及敏感信息,经专家研判后采取贴片遮挡方式处理,既尊重史料原貌,又符合展陈规范,为未来书信集邮的规则评审打好基础。</p> 浙江等地集邮家关注 <p class="ql-block">12日上午,李少华会士专程来到书信展区观摩交流。王健向浙江省残疾人集邮文化廊赠送《辽河油田书信邮集荟萃》,并与其畅谈早年致信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的往事。两人回忆起2019年武汉世界邮展,彼时李少华负责残疾人邮集展区,王健主持中国家书展区,同为文化使者,今日再聚善琏,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大连陈文登在展场详细介绍其知青家书邮集(上图),王健则向浙江残疾人邮协秘书长陈宇赠送书籍(下图),传递书信文化薪火,促进跨地域集邮交流。</p> <p class="ql-block">图1.冯舒拉会士驻足欣赏郁根荣展品,并深入交流编组心得;图2.刘晓林为来自杭州、上海的邮友动情讲述“上甘岭坑道一个苹果”的感人故事;图3.国家级评审员李少可与陈文登探讨书信邮集编组技巧;图4.刘晓林向上海杨德福老师分享邮集内涵并赠书留念;图5—6.郁根荣向江苏省邮协副会长、高邮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名誉馆长倪文才会士娓娓道来与林衡夫老师的书信情缘;图7—8.刘晓林向倪会士阐释红色书信的文化意义,并向《中国集邮报》记者小鲁讲述邮集中动人的历史片段;图9.陈文登向刘德利介绍知青家书的收集过程与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摄影:(1)每部邮集纲要页由四川王宗清扫描提供;(2)图片由《中国集邮报》小鲁、刘平平、陈文登、王金富、张耀琴、曹豫帆、邢志慧、郑志辉、曲涛等邮人提供。</p><p class="ql-block">音乐:<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男高音歌唱“多情的土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