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惠安女的色彩与坚韧

紫薇

<p class="ql-block">踏上泉州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宋元时期的繁华余韵和闽南人特有的温婉坚韧。这座城市,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读。而在泉州众多的人文景观中,我最为着迷的,是那群以独特服饰和勤劳身影闻名遐迩的惠安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初识惠安女,是在泉州的某个街角,或是某个展示南音、木偶戏的角落里,偶然瞥见她们身影的瞬间。她们头上那头鲜艳夺目的“花头巾”,仿佛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将她们的脸庞映衬得格外生动;头巾下,是同样色彩斑斓、层层叠叠的“大裾衫”,袖口宽大,随风摇曳,充满了异域风情。这种看似与当地气候有些“违和”的鲜艳,与她们日常劳作时那黝黑的皮肤、粗砺的双手形成了鲜明对比,构成了一道既美丽又饱含力量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惠安女,我特意前往了泉州周边的惠安县。惠安,这片位于泉州湾口的土地,依山傍海,也是惠安女的主要聚居地。漫步在惠安的海边,或是穿梭于崇武古城的青石板路上,惠安女的身影随处可见。她们有的在滩涂上弯腰拾贝,双脚稳稳地踩在湿滑的泥地上,动作娴熟而有力;有的在码头上扛着沉重的石板或货物,步履稳健,毫不逊色于男子;还有的在自家门前,编织着竹器,或是缝补着渔网,眼神专注而平和。</p><p class="ql-block">她们那独特的服饰,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据说,宽大的头巾是为了遮阳挡风沙,保护她们的头发;而那看似累赘的“大裾衫”,则方便她们在劳作时活动,尤其是在滩涂上作业时,可以防止泥沙浸染。这种将实用与审美巧妙结合的传统服饰,本身就是惠安女智慧与坚韧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惠安女短暂相处,我能感受到她们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她们外表看似柔弱,内心却异常刚强。在传统的惠安社会里,男子往往需要远渡重洋谋生,是她们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支撑起整个村庄的运转。她们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用双手创造了财富,也孕育了后代。她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惠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p><p class="ql-block">惠安女的故事,是泉州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的存在,让泉州这座“光明之城”更加生动、立体。她们的色彩,是泉州人文景观中最鲜艳的一笔;她们的坚韧,是闽南精神中最动人的注脚。</p><p class="ql-block">离开惠安时,那鲜艳的头巾、宽大的衣袖和她们在阳光下辛勤劳作的身影,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惠安女,她们是土地的女儿,是海洋的伴侣,更是泉州这座城市赋予我印象最深刻的文化符号。她们的美丽,不仅在于服饰的鲜艳,更在于那份于平凡生活中绽放出的、坚毅而动人的生命光彩。这次泉州之行,因惠安女的遇见而更加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