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苹香榭、春泽斋的秋景

彬琳

<p class="ql-block">经历多天的阴雨天,10月11日终于雨停了,虽然多云天气朋与好领居同行前往圆明园苹香榭、春泽斋赏秋景。我们从正觉寺进入~苹香榭~春泽斋~曲院风荷~涵秋馆~鉴碧亭~南门返回。</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正觉寺是圆明三园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建筑群,位于绮春园西侧,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兼具历史价值与建筑艺术特色。由于内部整修,只是路过。</p> <p class="ql-block">正觉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未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圆明园现存古建中最完整的一处,是研究清代皇家寺院建筑、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作为皇家御用寺院,它曾是帝后礼佛、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藏有不少佛教文物(虽多已流失),也是圆明园历史沧桑的“见证者”,如今成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重要游览地,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出正觉寺后门便进入绮春园,图中可见典型的绮春园水景风貌:曲折的水域、堆叠的山石,还有那座红色小桥,与绮春园“水榭环绕、石桥点景”的景观特点完全契合,这里也是绮春园靠近正觉寺的核心游览片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随游览步道进入苹香榭,它位于圆明园绮春园内,以水榭、溪流、林木景观见长。画面中曲折的溪流、岸边堆叠的山石和茂密的树木,与苹香榭“溪涧环绕、林木清幽”的景致特点完全契合,尤其是秋日里树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画面,是这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的早些,树叶仍是翠绿的,尚未变黄,但美景仍如画,令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漫步园内步道进入春泽斋区域,春泽斋~嘉庆六年(1801)基本建成,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春泽斋、水心榭、畅惠轩、茂悦精舍、时登楼等。整体建筑由东西并排的三座院落组成,正殿面阔七间接三间前抱厦、五间后抱厦,外檐挂嘉庆御书“春泽斋”匾,殿内设有宝座并建有仙楼。1986年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时,从春泽斋西侧长河进入后湖之水关处,出土江白玉石刻嘉庆帝御书“清澄秋爽”残石區额一件。</p> <p class="ql-block">池塘秋色。</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的“曲院风荷”区域~这里以垂柳环绕的水域、红色廊桥和石砌拱桥为特色,夏日荷香满池,秋日柳影婆娑,是圆明园中极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景观区之一。画面里的石拱桥、临水垂柳与荷塘景致,完美契合了这一区域“水榭垂柳、桥影波光”的风貌,是游客拍摄园林水景的热门点位。</p> <p class="ql-block">返回春泽斋和苹香榭继续赏秋。</p> <p class="ql-block">鉴碧亭附近水域映衬夕阳西下。</p> <p class="ql-block">湖中嬉水的鸳鸯。</p> <p class="ql-block">漫步圆明园秋景,黄绿色的碰撞,映着粼粼湖光,落叶与岁月的回响交织,既觉秋阳暖得温柔,又感过往沉得深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