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方寸文具盒,藏着学习的条理;一方衣物柜,装着生活的细节。为培养同学们的劳动习惯与收纳能力,我们以“学习+生活”为场景,开展了“整理文具盒、收纳贴身衣物”劳动实践活动。全体同学动手参与,在分类、归置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学会用双手打造整洁有序的小天地。</p> 活动启航:明确方法,做好准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开始前,老师通过课堂演示,为同学们讲解了整理的核心方法——“清空→分类→规划→归位”。针对不同物品,大家提前准备工具:整理文具盒时,有的同学带了小分隔盒,有的用硬纸板自制隔层;整理贴身衣物时,不少同学拿出了家里的抽屉收纳格,还有同学准备了标签贴,方便区分物品。各班级还成立了“互助小组”,计划在实践中互相分享技巧,共同完成整理任务,一场关于“秩序”的劳动实践就此拉开序幕。</p> 全员行动(一):给学习工具“排好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室里,同学们纷纷打开自己的文具盒,开启整理第一步——“清空筛选”。大家把笔、橡皮、尺子等全部倒在桌面上,先挑出没墨的笔、破损的橡皮,统一放进“废弃收纳袋”;再按“书写类”“辅助类”“其他类”分类,比如将中性笔、钢笔归为书写类,橡皮、修正带归为辅助类,圆规、剪刀归为其他类。分类完成后,便是“空间规划”:有的同学把常用的铅笔放在文具盒最外层,方便上课快速取用;有的同学用分隔盒把铅笔和橡皮分开,避免笔尖磕碰;还有同学在文具盒内侧贴了小标签,注明“尺子区”“修正区”。当同学们举起整理好的文具盒,展示着整齐的物品时,课堂里满是成就感的笑声。</p> 全员行动(二):让贴身衣物“住好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中,同学们继续投入贴身衣物的整理实践。大家先将衣柜或抽屉里的衣物全部取出,铺在床上仔细分类——内衣、内裤、袜子各成一堆,还会主动区分“当季穿”和“换季存”的衣物。折叠环节更是充满巧思:有的同学跟着老师教的方法,把内衣轻轻抚平,将肩带收纳好,避免变形;有的同学把内裤叠成整齐的小方块,码在抽屉一角;还有同学把袜子卷成“小糖果”形状,既能节省空间,又能一眼看清图案。分类叠好后,同学们开始“归位收纳”:用收纳格分隔不同类型的衣物,有的同学在衣柜里挂起轻便睡衣,有的同学把备用衣物放进防尘袋,还有同学在收纳格上贴标签,写上“袜子区”“内衣区”。整理完成后,大家拍下整洁的衣柜照片,在班级群里分享,互相点赞学习。</p> 互助分享:交流技巧,共同进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践结束后,各班级召开了“整理小妙招”分享会。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同学分享“文具盒分层法”,说这样拿东西不用翻来翻去;有的同学介绍“衣物折叠口诀”,帮大家快速掌握技巧;还有同学提出“定期整理计划”,建议每周花10分钟检查文具盒和衣柜,保持整洁。在互动环节,遇到整理难题的同学主动提问,比如“袜子总是找不到配对的怎么办”,其他同学立刻支招“洗完后先配对再收纳”。通过分享交流,不仅让整理技巧变得更实用,更让大家感受到“集体劳动”的温暖——你帮我、我教你,在互助中把整理这件小事做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场小小的整理实践,让全体同学收获满满。从文具盒里“笔尺有序”,到衣柜中“衣物整齐”,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实用的收纳方法,更在劳动中懂得了“规划”与“责任”——规划物品的位置,也是规划生活的条理;维护整理的成果,也是对自己生活的负责。未来,希望同学们能把这次实践中学到的能力用到更多场景,用巧手打造整洁的环境,用有序的习惯陪伴成长,让劳动成为生活中最实用的“小技能”,让整洁成为校园里最亮眼的“风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