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可儿妈的美篇

宁夏可儿妈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宁夏可儿妈,今天是我参加特训营小宝3组早起第106天打卡</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10月14日,我的早课收获是:</p><p class="ql-block">①成年人的学习成长非常的不易,更要学习成长。</p><p class="ql-block">②读书可以点亮我们的生活。在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中,能读半小时书是幸福静心的。</p><p class="ql-block">③没有一步到位,只有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④读书让我们情绪更稳定</p><p class="ql-block">⑤读书让我们践行起来更有针对性</p><p class="ql-block"> 水滴石穿是坚持的力量,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多读书</p> <p class="ql-block">关于学习《中庸》九经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学习《中庸》中关于"九经"的点滴收获,以及在生活中的践行思考,想和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看原文:“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p><p class="ql-block"> 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九经的应用逻辑,以及践行后可达成的正向结果;而中庸之道,正是我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需坚守的中正状态。</p><p class="ql-block"> 原文还提到:“既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p><p class="ql-block"> 博仁老师在导读中,讲解了秉持九经理念者处理对外、对内、对上、对下关系的方法;徐瑶老师则更贴近生活,教我们普通人如何用九经指导日常言行。</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应用"九经"解决问题?核心就是依据客观事实,凭良知之心行事。</p><p class="ql-block"> 最近国庆与中秋双节,近十天假期里,姊妹间出现了一些小矛盾:先是大姐有些抱怨,说家人没能常回来看望老父亲(尤其提到在银川的哥嫂平日和节假日回去较少);后来哥哥回家一天,与大姐产生了言语摩擦,二姐也和我聊起了哥姐之间的分歧。</p><p class="ql-block"> 客观来看,大姐并无过错——她虽有一点辛苦补贴,却始终尽职尽责照顾父亲,有抱怨很正常:付出多却不被看见,任谁都会感到委屈。</p><p class="ql-block"> 而哥哥确实有实际不便,更该多体谅大姐的不易,哪怕是一句暖心的感谢,也能缓解隔阂。</p><p class="ql-block"> 毕竟我们都没能做到长期陪伴,没有亲身经历,就不该轻易评判。</p><p class="ql-block"> 二姐这次秉持本心,一改以往对哥哥的迁就,坦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因此遭到哥哥的指责,也陷入了情绪困扰。</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遇到指责或抱怨时,心里本能会生出怒气,而我深知,愤怒背后藏着的是无力、无奈,还有潜意识里的羞耻感、挫败感与自我否定的自卑。</p><p class="ql-block"> 也正因如此,“知耻近乎勇”这句话,在当下显得格外深刻。</p><p class="ql-block"> 我们姊妹间关系的紧绷,根源在于彼此缺乏体谅与接纳,更在于内心的杂念遮蔽了自省的能力——其实我们都欠对方一句真诚的表达:“对不起,我可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其实我心里很在乎你。”</p><p class="ql-block"> 所以生活中该少些抱怨,尤其要对在老人身边尽心尽责的人多些包容与偏爱:因为有她在,我们对家人的牵挂才能多一份踏实。</p><p class="ql-block"> 《中庸》中的“亲亲”,讲的是对亲人的亲爱之情,尤其对父母的孝心,这是源于本性的情感,也是言行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它是仁爱的基础,涵盖了父母与子女、兄弟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p><p class="ql-block"> 试想,若一个人对家人都缺乏体谅包容,动辄因小事相互指责,那他与外人相处时表现出的善意,也难免显得空洞。</p><p class="ql-block"> 究其根本,还是杂念在作祟,我们可以称之为“杂念障”,它会让人陷入“过犹不及”的困境:比如饮酒过度成了酗酒,真诚喜爱变成过度执念,努力谋生沦为过度追逐利益,这便是“过”;反之,想做好却不愿行动,嘴上说不在乎实则逃避,或是用极端方式表达立场(如自己坚持某种生活习惯,却苛责他人选择),这便是“不及”。</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的人和事,我们本能会感到不适,而这种判断,正是良知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过”与“不及”,背后都藏着被外事外物干扰的杂念,若被它影响,人生便容易偏离轨道;而所谓觉醒,就是认清并化解这层障碍,看清事实真相,最终找到内心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人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追求三个层面,若把生命比作一条管道,自然属性连接着物质世界,精神追求连接着内心信念,社会属性则是中间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当杂念占据主导,就像管道被堵塞,会让人陷入内心纠结,也会与正向的精神追求脱节。而解决的方法,便是“克己复礼”。</p><p class="ql-block"> 提到“克己复礼”,很多人会理解为“克制自己,恢复旧礼”,但结合原文细品,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记载,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有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问具体做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仁”的思想核心。</p><p class="ql-block"> 在实践层面,“仁”并非后世部分解读中固化的道德符号,而是“成为更本真的自己”——不被万事万物带节奏,坚定接受本心的指引,觉知内心的自主力量,活出丰盛与喜悦。</p><p class="ql-block"> 至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义”,正是让人在前行中心安理得、稳步成长的过程,这也是“仁”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 而践行过程中,要做到“忠恕”。</p><p class="ql-block"> “忠”不是盲目顺从他人,而是忠于自己的本心,将这份真诚投射到对的人事物上,自然会生发出对家国、对他人的责任感,这也正是历史上反对“愚忠”的本质——拒绝失去本心的盲从。</p><p class="ql-block"> 那么“恕”又是什么?“恕”不是单纯宽恕别人,更是放过自己;不是别人值得原谅,而是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不再让某个人、某件事或过往的困扰占据心智,而是主动释放内心空间,留给真正重要的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已让人满心牵挂,哪有精力纠结于无关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孔子思想中温暖而通透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经过千年传承,部分经典解读可能出现偏差,直到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才让儒家思想的核心脉络得以进一步明晰。</p><p class="ql-block"> 用当下的语言表达,就是接受本心的指引,爱自己、做自己、成为更本真的自己,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思想共通的价值内核。</p><p class="ql-block"> 若能真正理解孔子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正向内核,就能清晰把握“克己复礼”的实践路径,从而恢复知行合一的内在指引,实现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让“自身、内心、信念”归于一致。</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克”,并非“克制”,就像“克勤、克俭”中的“克”是“能够做到”的意思,“克己复礼”就是能够凭良知成为本真的自己、活出自我,进而恢复天理指引的内在秩序与外在言行的协调。</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轨道,人与人之间便会少些误解与冲突,这正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深意。</p><p class="ql-block"> 我也越发觉得,过去我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确实存在一些偏差,这多是因文化传承中部分解读的断层所致。</p><p class="ql-block"> 而颜渊问孔子日常如何实践“仁”,孔子给出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十六字,恰恰是最质朴也最有力量的定心方法——让内心时刻守住天理、安于本心,回归正确的轨道,不再无谓消耗。</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时刻与自己的本心相连,便是与天理相连,生命中那些珍贵的成长与感悟,也会在不经意间自然到来。</p><p class="ql-block"> 就像“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外在的一切境遇,本质上都是内心认知的投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直播间的小确幸。每天都很累,忙于每天的几两碎银,但心里还是渴望这半个小时的亲子共读,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宝贝是和我同频而且是离我zul(⺜取)近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GN平台。GN义工老师</p> <p class="ql-block">【富润屋,德润身】</p><p class="ql-block">我是 宁夏可儿 宝贝,正在参加智慧父母和乐之家的读书会训练营,今天是我打卡的第 45天,我打卡的内容是:</p><p class="ql-block">《易经》同人卦十三,大有卦十四,谦卦十五 各1 累计2</p><p class="ql-block">《中庸》(四) 1 累计2</p><p class="ql-block">《诗词启蒙》39-49 1 累计2</p><p class="ql-block">《成语接龙》(五)1累计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