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满洲里:国门余晖与套娃夜曲

洛浦秋风

<h3>从室韦前往满洲里的路,是一场与风景的浪漫纠缠。车窗像流动的画框,将呼伦贝尔草原的辽阔、额尔古纳河的蜿蜒一一框入其中。草甸上的羊群如散落的珍珠,风吹过便轻轻滚动;偶尔掠过的白桦林,叶子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我们本就没设紧促的行程,见着心仪的景致便停车驻足流一番,这般贪玩,竟让时间悄悄从指缝溜走,等望见满洲里市区的轮廓时,西天的太阳已沉得很低,将天际染成一片暖橙。<br> <br>“得赶在日落前进国门!”我们攥着提前备好的证件,快步奔向满洲里国门景区。这座矗立在中俄边境的地标,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从清末的木质便桥,到民国时期的铁制桥身,再到如今巍峨的钢架结构,每一代国门的变迁,都镌刻着这座城市的沧桑。满洲里国门,是我国第1批口岸之一。景区内的陈列远比想象中丰富,中共六大展览馆里,泛黄的文献与老照片静静诉说着革命年代的峥嵘;站在免税店的窗前,能清晰望见对岸俄罗斯的小镇风光。而最让人震撼的,当属北疆明珠观景塔——它像一柄银色的利剑直插云霄,塔身映着落日的余晖,在暮色中愈发耀眼。夕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镀上金边,更幸运的是,此时,我们看到,从俄罗斯方向驶入我国的一列货车正在通过国门,我屏住呼吸举起手机开始拍摄小视频,生怕错过这转瞬即逝的壮美。<br> <br>待走出国门景区,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简单在附近的俄式餐馆吃了盘红菜汤配列巴,便想着去不远处的套娃广场碰碰运气——出发前查过,这处5A级景区傍晚便会闭园。当我们抵达套娃广场时,遇到一位热心的大姐,她把我们带进了套娃广场,还对我没说,这里是小孩子玩的地方,花钱又多,还不如晚上免费观看更划得来。谢过了大姐,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走进套娃广场,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艳了。白日里色彩鲜亮的套娃雕塑,在夜色中被暖黄色的灯光包裹,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精灵。最大的中心套娃高近30米,裙摆上的彩绘在灯光下愈发精致,高大的套娃上面,不断变换着灯光图案,俄式风情的花纹与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交织,诉说着两国文化的交融。广场上没有了白日的人声鼎沸,却多了份静谧的浪漫,而且又看到了这与白天完全不一样的套娃景色,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吧。我们沿着石板路慢慢走,听着远处传来的俄式民歌,仿佛置身于异国的夜晚里。<br>  <br>这场因“贪玩”而打乱的行程,反倒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满洲里的魅力,或许就藏在这暮色中的国门余晖与夜色里的套娃微光中——它既有边境城市的庄严肃穆,又有童话小镇的温柔浪漫,让人难以忘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