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大讨论】No.01教育的契机

云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昵称:云歌</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号:4483629</b></p><p class="ql-block"><b> 图片:手机拍照</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快乐教育就是降低难度,减少课时和作业。其实不然,真正的快乐教育是源于“踮起脚尖,就能离阳光更近一点”的成就感,是“我行,我一定行”的坚定信心。</p><p class="ql-block"> ——写在前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教室的途中,风儿穿过指缝,顺手握了一把,带上好心情,又一次迈入课堂,和学生一起开启愉快的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早布置了预习任务,课上的格外顺。由课内文本拓展到课外阅读,围绕中心论点,紧扣“苦”与“乐”,指导学生找出分论点,并结合论据赏析论证过程。其间,师生互动,现身说法;生生互动,释疑达标。那叫一个嗨!</p><p class="ql-block"> 学习中,尤其对“负责是最大的苦,尽责是最大的乐”感同身受。事实胜于雄辩,再好的理论不是自己的,无疑于纸上谈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课上,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答记者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灵活运用,采访回答。可别说,现场异常活跃,“记者”问的精彩,“答者”回的巧妙,“听者”掌声四起。其中,火箭组的表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情景如下:</p><p class="ql-block"> 记者(逸凡):杨子同学,你觉得生活中,什么是最苦的事?请遵从内心,如实回答!(周边有笑声)</p><p class="ql-block"> 杨子:首先,我要实话实说对吧?对我而言,最苦的事莫过于学习,尤其是面对高难度的数学题。一个题,我做了整整一个小时,也没做出来。</p><p class="ql-block"> 记者(逸凡):做不出来,你为何一条胡同走到底,不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呢?</p><p class="ql-block"> 杨子:如果寻求帮助,可能几分钟就能搞定,太轻松了,反而失去了苦钻苦研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记者(逸凡):杨子同学,我明白了,你是苦中作乐。用时越长,越苦越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整个教室笑声一片,还夹杂着故意凑热闹的掌声。我及时制止,让另外一组——博雅组,进行实时评价。只见子达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杨子的做法值得表扬,他这样做,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梁老的《最苦与最乐》,观点很明确,负责是最大的苦,杨子的苦就在负责上,对自己负责,这一点很可贵。”周边有同学随声附和:“是的是的!”</p><p class="ql-block"> “老师老师,我想发表看法。”平时活泼好动的怡含坐不住了。“好!同学们静下来,我们听听怡含有何高见?”我话音一落,怡含就接上了。“杨子再厉害,和老梁比,差远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再看杨子,脸羞的通红。“怡含同学请注意!你的高论偏离正规,咱们把机会留给别的同学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时喜欢读课外书的雨桐站了起来,有板有眼地说道:“梁启超是思想家,是学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我从书上得知,他的五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人们敬重的才俊。他的苦乐观,不是我们这些小字辈能达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个人实际,借鉴学习,让自己向苦乐的最高境界发展。</p><p class="ql-block"> “厉害!小小年纪,有此眼界和见解,令人刮目相看。”我的赞许引来同学们对雨桐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课堂精彩之处还有很多,诸如问题探究:结合你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谈谈生活学习中的你是如何把“痛苦”转化为快乐的。还有写法借鉴,课上练笔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溯深究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梁启超眼里和心中,未尽责任,是人生第一苦;尽责任,是人生第一乐。作为学生,应该担起“学习”的责任;作为老师,应该担起“育人”的责任……青春年少的你们,陪伴你们成长的我们,不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应该正视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尽责中收获寻常烟火里最大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风水来的!生活处处皆教育,风吹起涟漪,那是教育的契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