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言浅议(118):主动问路就不会迷路 预留退路才不会有绝路

张聚福

<p class="ql-block">灯下漫笔----1813</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瞽言浅议(11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动问路就不会迷路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预留退路才不会有绝路</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行稳致远”这个成语成了高频词语,常见于各级领导的讲话和媒体报道,“主动问路就不会迷路,预留退路才不会有绝路”这句网络用语,精准诠释了“行稳致远”这个成语的内涵,那就是:人生旅途要稳健前行,离不开“主动问路”的审慎判断和“预留退路”的周全考量。</p> <p class="ql-block">  所谓“迷路”,是方向的迷失,可能是现实道路上的手足无措,更可能是人生与事业中偏离正轨的困顿。所谓“绝路”,是出路的断绝,既指物理空间的穷途末路,也喻指陷入无从挣脱的困境。而“主动问路”与“预留退路”,正是规避这两种境地的智慧钥匙。</p> <p class="ql-block">  “主动问路” 的本质,是跳出认知局限的清醒。人生没有预设的地图,谁都可能遭遇方向的困惑,而“主动问路”正是将他人经验转化为自身导航的高效路径。生活中,很多人迷路源于“面子执念”,比如开车时宁愿绕路也不肯摇窗问路人,怕显露出“不认路”的窘迫;遇到难题时宁愿硬扛也不愿求助朋友,怕暴露“能力不足”的短板;更有人不肯“放下身段”,固执己见,捧着旧地图寻找新大陆。为了让每一步都有明确方向,就需以谦逊姿态为前行加载“导航系统”, 承认自身局限,“主动问路”, 这不仅是效率的选择,更是智慧的彰显。</p> <p class="ql-block">  “预留退路” 的本质,是保持人生选择的弹性与底线。世事如棋局局新,再周密的计划也难抵意外变数,“预留退路”恰是为人生保留转圜空间的生存智慧。生活中,很多“绝路”并非外界强加,而是自我设限的结果,比如有人为了“专注目标”,放弃所有爱好和社交,却在目标落空时陷入精神真空;有人为了“证明决心”,与家人闹翻后断绝联系,却在生病时无人照料;还有的人总信奉“破釜沉舟”的决绝,把“不留退路”当作勇气的象征。为了为未来守住安全底线,“预留退路”不是怯懦,而是为“意外”留足应对空间,让坚持更有韧性,让前行更有底气。</p> <p class="ql-block">  “主动问路”与“预留退路”, 前者是破除迷茫的清醒之举,后者是抵御风险的智慧之策,唯有二者兼备,才能行稳致远。不懂问路的人,可能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预留的退路也成了徒劳;不留退路的人,即便方向正确,也可能在一次意外中前功尽弃。“主动问路”,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方向明晰,减少因盲目冒进而陷入绝境的风险;“预留退路”,则能使我们底气充盈,在面对挫折与变局时,能从容转圜,保存生机。</p> <p class="ql-block">  "主动问路就不会迷路,预留退路才不会有绝路",这句箴言提醒我们:人生不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一场需要智慧与勇气的旅程。置身复杂的现代社会,为了能在事业之外有生活、工作之余有爱好、亲密关系中留有余地,“主动问路”可规避交往误区,“预留退路”能为自己赢得转圜空间。如此,方能在风雨中保持从容,在前行中守得安稳,真正践行“行稳致远”的人生哲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