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 国家能源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黄毅诚传》完成编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朱 冬 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国家能源部部长《黄毅诚传》, 在原国家能源部总工程师秦中一和黄部长历任秘书刘桂来、王凡、吕海平、赵世斌、袁海山、于杰等同志四年多来的共同协助下终于成书,全书60万字,还收录了黄部长参加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共80多年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近百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近期,在原国家能源部一些老同志参加的会议上,秦中一同志正式宣布在黄部长百年华诞喜庆的日子里,这部书的编著工作胜利完成。已是百年高龄的黄部长,看到了他的传记成功面世表示高兴,也对参与此书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为写作编著这部书,我去了部长的出生地湖北枣阳,去了他1939年参加新四军的河南确山,去了他在延安求学的延安大学和延安自然科学院,去了哈尔滨的哈气、哈电、哈锅炉,去了北京重型机械厂,去了成都的东方的东气、东电、东锅炉,去了上海的上电、上气、上锅炉,去了深圳的大亚湾核电站,去了海南的昌江核电站,去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走访了黄部长当年学习和工作过的工厂和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黄毅诚,这位新中国能源事业的杰出领导者,以其深厚的革命家庭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中国能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能源部的部长,更是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的重要设计者和推动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学习参观三峡大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黄毅诚出生于湖北枣阳,一个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家庭。自13岁在河南竹沟参加新四军,14 岁到延安转为八路军,20岁到东北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后他投身经济建设领域,他的人生始终与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在延安求学和留学苏联的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革命意志,更为他日后在能源领域的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功底。从苏联圣彼得堡金属工厂、莫斯科大学到哈尔滨汽轮机厂(简称哈汽)、北京重型电机厂(简称北重厂),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到能源部,黄毅诚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逐步成长为新中国能源工业的领军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学习参观三峡大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三峡大坝发电机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哈汽的近十年间,黄毅诚不仅参与了大量发电设备的研制与生产,更在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北重厂,他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他主导的单缸10 万千瓦汽轮机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标志着中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后,黄毅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战略思维,参与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他提出的广开资金渠道、节能减排、利用外资、缩短建设周期等创新思路,有效缓解了当时国家能源紧张的局面。在他的推动下,华能国际电力公司成立,更是开创了中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多方筹资的新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三峡大坝水下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三峡大坝船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担任能源部部长期间,黄毅诚以其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推动了中国能源工业的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他提出的“四管三不管”政策,不仅理顺了能源部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更激发了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电力、煤炭、石油、核电等行业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他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他始终站在能源事业的前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提出的许多战略思想和政策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为中国能源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黄部长参加革命的地方一一确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黄毅诚传》是对这位中国能源事业领航者一生革命历程、工作成就与思想贡献的全面总结与深刻致敬。本传记的编纂,不仅是对黄毅诚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历程的一次深刻回顾与思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这部传记以史料为基础,循着黄毅诚的人生足迹,不仅展现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的交织,更折射出中国能源工业从追赶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壮阔历程。他的探索与实践,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是中国能源事业从弱到强的缩影,为理解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改革历程提供了鲜活样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延安鲁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延安鲁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延安鲁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翻开这些篇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能源老兵”的赤诚,更是一代建设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始终是推动中国能源事业前行的力量源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本传记的编纂工作启动于2020年年底,历经数年的采访、资料收集与写作,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地展现黄毅诚的一生。在编纂过程中,我们深入黄毅诚的家乡、学习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了他的家人、同事、战友以及众多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我们还参考了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等权威机构的档案资料,以及黄毅诚自己撰写的 8 部著作,以确保本传记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电厂动力机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电厂动力机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电厂动力机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秦中一、王凡等多位领导以及黄毅诚家人、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不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回忆,还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鼓励。此外,国家电网公司档案馆等单位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协助。在此,向所有为本传记编纂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多,尽管我们已尽力而为,但在文稿的甄别整理、辨读点校、考订注释等环节上,仍存在一些讹误和疏漏。我们恳请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本传记能够成为研究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历程、探讨能源战略与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推动我国能源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齐齐哈尔碾子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动力机械厂的工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我是中国参与传记图书写作编著工作最早的人,在我之前中国没有指令性的传记和回忆录图书。上世纪80年代上半叶,中央批准为元帅立传和写回忆录,承办各位元帅写作的单位不知道怎么写。元帅的书当时决定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我负责通联。各传记组与出版社联系比较紧密的有胡石言、何晓鲁、铁竹伟;魏巍、王愿坚;黎明、王昊、张麟等军内知名作家。我曾多次和各写作单位会议,经反复研究、讨论、协商,最终确定了各位元帅回忆录传记书的性质定位、内容构成、写作要领、文字表述、体例规范等回忆录传记类图书的写作要素。自此,开启了中国回忆录传记图书的黄金时代,我的回忆录传记图书和长短文章也兴盛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中广核周边的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红色娘子军纪念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红色娘子军纪念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在俄罗斯大使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莫斯科红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莫斯科红场瞻仰列宁墓的民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彼得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圣彼得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莫斯科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莫斯科地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冬宫观看芭蕾舞天鹅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天鹅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阿芙洛尔巡洋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阿芙洛尔巡洋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写了一辈子的书,写了一辈子的文章。2010年曾因主编《世界经典战例》丛书,获得了胡锦涛同志的批示,2013年和2015年因分别写作《中国农村中小学生的好时代》和《铁一般意志的中国地质人》两部长篇评论文章而得到温家宝同志的批示,十多年后的今年四月份还收到了他予以表扬和鼓励的来信。可能因为我的写作始于参与了《星火燎原》丛书全部的编辑出版工作,因此更长于写人物,主要是近现代人物。同时还因为有丰富的经历,近十多年来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系统的专家院士,还是能源、航天、核工业的领军人物,没有我不为他们树碑立传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国家能源部长《黄毅诚传》是我写作编著主编人生最为精彩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回忆录和近现代人物传记,写作编著主编达数千万字。我不担心在我之后,不会再有比我更历史悠久的传记书的写作者了,我也不担心世无孔明,再也不见诸葛亮了。</span></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