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湾金🐢龟出海

张九衡

<p class="ql-block">  薄雾浮在河面,沿着岸边的慢慢走着,看见一位穿黑外套、戴白帽子的男子已坐在芦苇丛旁垂钓。他一动不动,鱼竿轻倚肩头,仿佛与身后那片静默的树林融为一体。河水如镜,倒映着天光与树影,偶尔被微风揉皱一下,又很快恢复平静。阳光穿过叶隙洒在水面上,碎成点点金光,像是大自然悄悄撒下的问候。这河不大,却让我忽然觉得,它像极了鞍山人心中的那片“海”——不喧嚣,不张扬,却深藏着对宁静生活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  我走上不远处的大桥,扶着栏杆望向远方。河流蜿蜒而去,两岸树木连绵,山丘柔和地起伏在天边,几栋老建筑静静立在林间,像是守望者,记录着这座城的晨昏。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风从河面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却不刺骨。这座城市没有真正的海,但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意与水光,竟让我心头泛起熟悉的潮感——原来,“海”不一定非得是咸涩的浪涛,也可以是这样一条温柔流淌的河,一片被群山环抱的碧波。</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后,城市换上了另一副面孔。街道上车流如织,灯光次第亮起,一座老建筑在黄晕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雕梁画栋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从旧时光里走出来。我站在街角,抬头看那轮明月高悬于城市上空,清辉洒在楼宇之间,也落在行人的肩头。这一刻,鞍山的夜晚并不寂寞,它的“海”藏在灯火与月光交汇处,是一份独属于北方小城的静谧与体面。</p> <p class="ql-block">  我走进广场,地面还留着傍晚雨水的痕迹,映着四周建筑的灯火,像一片片小小的星湖。一位穿白衬衫、戴白帽子的男子站在那儿,仰头望着月亮,身影被拉得很长。我没有打扰他,只是站在不远处,也抬头看那轮明月——它圆润、清冷,却又温柔得让人心安。广场上有孩子跑过,有情侣低声细语,有老人慢步踱行,生活的气息在灯光下缓缓流淌。我忽然明白,鞍山人说的“海”,或许从来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种心境:是无论身处闹市还是荒野,都能找到的那一份宽广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我驱车来到城郊的山脚下,远远望见一座古建筑隐于林间,灰瓦飞檐,沉静地立在晨光中。它不张扬,却自有力量,像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山不高,树却密,岩石错落,云朵在天空缓缓游走。这里没有海浪声,但风吹过林梢的沙沙声,竟也像极了潮汐的低语。我站在石阶前,忽然笑了——鞍山虽无海,可它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道光影,都在诉说着“海”的故事:那是人们对辽阔的向往,对平静的珍视,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走了一圈,我终于懂了,“鞍山之海”不在地图上,而在人们眼里,在心里。它是一次清晨的驻足,是一次夜晚的仰望,是这座城市用四季光阴写下的温柔诗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