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冰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504254333</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语文课本上,我总会想起初登讲台时的困惑:如何让这些青春少年在文言文的晦涩、议论文的严谨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从教数载,在《论语》“乐之者”的启示与当代教育争议的碰撞中,我逐渐明白,中学语文的快乐教育,应是一艘载着学生穿梭于知识海洋的轻舟,它以兴趣为帆,以思辨为桨,以素养为岸,在应试与成长的浪潮中稳稳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第一次教《红楼梦》节选,我本以为学生会因人物繁多而望而生畏,便提前让他们分组制作“人物关系图”,还设计了“红楼诗词飞花令”。当学生们为了一句“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争得面红耳赤时,我知道,兴趣的火种已经点燃。有个平时对语文兴趣寥寥的男生,竟主动找我探讨“黛玉葬花”的象征意义,他说:“老师,原来红楼梦不是只有家长里短,还有这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这件事让我坚信,语文的快乐源于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当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文学的奥秘,那种快乐是自发且持久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教《春》这篇课文时,我没有直接讲解段落大意,而是带学生们走出教室,在春日的校园里寻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生机,感受“野花遍地是”的烂漫。回教室后,我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眼中的春天,再对比朱自清的文字,体会散文语言的精妙。一个平时作文总写得干巴巴的学生,那天写下了“风像个调皮的孩子,把柳树的长发吹得飘来飘去”这样灵动的句子。看着他眼中的光亮,我明白,快乐教育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体验中,对语文产生天然的亲近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应试的现实面前,语文的快乐教育更需智慧地平衡“分数”与“素养”。我曾遇到家长质疑:“天天搞活动,孩子的成绩能好吗?”我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在中考复习阶段,我把文言文实词编成“闯关游戏”,把现代文阅读技巧做成“思维导图竞赛”。学生们在“闯关”和“竞赛”中巩固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那年中考,我们班的语文平均分位居年级第一,家长们由衷地说:“原来快乐学习真的能出成绩!”其实,语文的素养本就包含应试能力,当我们用快乐的方式夯实基础、提升技能,分数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的快乐教育,还应是一场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我会定期向学生征集“最想上的语文课”,有学生提议“用歌词学诗歌”,我便搜集了《青花瓷》《苔》等富有诗意的歌词,和他们一起分析其中的意象与修辞;有学生喜欢“剧本杀”,我就把《智取生辰纲》改编成剧本,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人物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新鲜的表达和思维方式,课堂成了我们共同的快乐星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于我而言,中学语文的快乐教育,就是用文字的温度去摇动学生求知的心灵,用思辨的力量去推动他们成长的旅程。我愿做那个撑舟的人,以乐为帆,以思为桨,带着我的学生们在语文的海洋里,既能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也能练就“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本领,在快乐中收获素养,在成长中拥抱未来。这便是我,一名普通中学语文教师,对快乐教育最诚挚的诠释与践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