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新市场小学五年级四班张义忱,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子汉,文字也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出自张九龄笔下的诗句,描写了中国六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每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就到了与亲人团聚的中秋节。与别的节日不同,这一天,什么都是圆的:月圆、团圆、月饼圆…今年我就过了一个充实有趣又美好的中秋。 </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这天,我一大早就去了厨房,与姥姥一起准备团圆饭。钟表有规律的声音飘荡在房间里,一改往日那笨重、机械式的“滴答”声,这一天,那声音幻化成了一丝幸福的回响。随着时针与分针拨动到十二点,我们家立刻热闹起来,一位接一位的长辈到来,一盘接一盘的饭菜摆上桌,饭菜的热气、香气与我们的欢声笑语融合在一起,飘散出幸福的味道。 </p> <p class="ql-block"> 鱼香肉丝与丸子上桌了,立即吸引了我,这是我最爱吃的了,看得我口水直流,但我知道长辈不动筷晚辈绝不能动筷。全家就座,我的爷务就说:“你长大了,孙子,都上五年级了,学习还好吗?玩得开心吗?”我爷爷这爱操心的性格还改不了。当然肯定不止我爷爷,我舅、我姑、我奶奶都在“操心”问这问那。当然,对于我来说,这些问句个个都饱念着爱与团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桌上的饭菜下去了大半,个个都吃饱了,肚子鼓得像皮球,又像高挂的明月。窗外,天上一轮明月高挂,更渲染团圆的氛围。我要去赏月,走的时候,还夹了一块月饼,塞进嘴里,跑去屋外。<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把头抬到最完美的角度时,恰与明月对视,想起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span>月影清晰可见,月光似纱,月似玉盘。不一会儿,云朵散行于这寂柔的天空,月亮似乎有些害羞,躲进了轻薄的云朵后边,一会儿又调皮的露出笑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啃了一口月饼,五仁的,好吃,沉浓的香味随风而散。云朵罩住月亮,仍可以看见那月上的“奇观”。桂树的影似是真实存在的,不像只是个“破碎”的传说。我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在吞下仙丹后,据说去了广寒宫,可到底谁也不知道嫦娥去了哪里,也许在广寒宫,也许在云游,也许回家,不,更可能是去了月球采集月土了呢。</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 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的神秘向往,从未间断过,嫦娥3号和玉兔号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创造了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就在此时,我国的`天宫空间站的那四位宇航员,还没有回来,虽然他们不能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但他们为人类进行太空探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我们小学生要追的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月饼就吃完了,我转身又去拿了一块,这是我赏月绝配的东西。咬一块,再一块,月光散在月饼上,为月饼的浓香锦上添花。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美满的中秋时节,只有我的哥哥没有来,每到这时候,就更能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将思念寄托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