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感觉最近发生了好多事儿,虽然跟自己关系不大,但是因为近,所以还是有所触动。</h3> <h3>我们村一个小孩以跳河的方式自杀了。据说是因为赌博,网贷。包括后续的火化之类的,身边好多人表示不理解,我没有。从上研究生开始,宿舍时不时就会讨论有关自杀的话题。<br>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做心理测试,以便早发现早干预。印象中有一道题就是你会不会想自杀?选项有经常,偶尔,很少,从来不。大概,记得不是很准确。我当时选了偶尔,还想着心理咨询中心会不会给我打电话呢?最终没打。是不是证明偶尔想自杀不算多大心理问题呢?后来跟舍友聊天,大部分人说偶尔想过,就觉得死了一了百了。<br>有一次我一个好朋友说她同学查出有轻度抑郁。我说没事儿,检查一下我估计好多人都有。她说也是,她觉得如果检查,估计她也是。我说我肯定也是!<br>所以在我看来,自杀就是一瞬间转不过弯,对生活绝望了,就选择一了百了。</h3> <h3>干部作风建设也是上班中一直讨论的话题。一个领导说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目前我们应该处于不敢腐阶段,那么就要多想想制度的漏洞,努力通过完善制度达到提高作风建设的目标。<br>我觉得制度完善自然就达到了“不能腐”。是不是经济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就“不想腐”了?这个程度不好衡量,感觉可能还是精神境界更重要吧,做一个纯粹的人太难了!<br>敢于拒绝真金白银的“韦神”凤毛麟角!</h3> <h3>作为一个法律爱好者。前两天跟我堂弟聊天,说起自杀的事儿和生活不能自理还不如“安乐死”。我说人其实出生不由自己选择,严格来说死亡也不由自己选择。因为在我国“安乐死”不被法律认可,记得法考老师说,人没有权力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之所以不追究责任是因为不具有“可罚性”。</h3> <h3>前两天正好又看到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br>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br>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br><br>生死有命不由我,却一直在蝇营狗苟中生活。活着活着就活得没自我了。所以我就特别羡慕活得我行我素的人,人生的衡量标准都是自己定,自己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考核指标。</h3> <h3>苏东坡一直是我们好多人的精神偶像。上篇我们看到了他的随遇而安。下篇还是看见了他的无助与无奈。<br>可能这就是人生,在挣扎中随遇而安,在随遇而安中挣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