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韵六小·家校共育】家校共育,点亮科学之光 ——商州区第六小学家长进课堂活动

雷老师的小时光

<p class="ql-block">  教育,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协奏的华美乐章。当家长的角色从“幕后”走到“台前”,当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流入课堂,教育的边界便被无限拓宽。10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揭秘发电奥秘”科普讲座在商州区第六小学三(10)班精彩上演,为我们生动诠释了“家校共育”的深刻内涵与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吗?”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奥秘的问题,拉开了本次“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序幕。站在讲台上的,不是平日里熟悉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而是来自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的杨小鹏——一位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的特殊“讲师”。活动伊始,杨子杰爸爸用亲切而幽默的语言瞬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他没有使用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向导,带领着孩子们开启了一段探索电能起源的奇妙旅程。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到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高度依赖,他巧妙地将“电”这个抽象的概念,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功点燃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面对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杨爸爸将复杂的火力发电原理精心简化为三个直观环节:“烧煤产热 → 热水成汽 → 蒸汽推轮发电”。他还善用生活中的类比,比如把发电机比作“大号自行车轮子”,让冰冷的机械设备变得可感可触。配合图片和动画演示,抽象的科学原理化身为跳动的故事,孩子们瞪大眼睛,不时发出惊叹。</p><p class="ql-block"> 互动问答环节最为精彩。杨爸爸的讲解引发了孩子们无尽的思考,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煤会被我们用完吗?”“白烟会污染环境吗?”“为什么不能用湿手摸插座?”面对这些充满童真与思辨的提问,杨爸爸耐心解答。他在回应中自然融入清洁能源、环保和用电安全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讲座接近尾声,杨爸爸寄语全体同学:“科学的世界广阔无边,充满了未知的奥秘。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今天你们是坐在课堂里听讲的学生,未来,你们将成为建设家乡、贡献祖国的栋梁之材!”这番殷切的话语,真挚而有力,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它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激励着他们向着科学的高峰勇敢攀登。</p><p class="ql-block"> </p>